《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民族中学 卢慧琴
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正确把握本文的思想内涵。
2、 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
3、 引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敢于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
教学重点: 探究文中“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
教学难点: 研讨“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生活哲理之后,从友情、亲情等多角度引导,让学生得到新的启示。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设计: 课文导入:学习课文之前先欣赏一首诗《走一步,再走一步》,“ 是啊,走一步,再走一步,天地就将不一样。”多么富有哲理的诗篇,只要你敢于走第一步,希望就在前方。今天,老师向大家推荐美国作家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文章,看看他是怎样从一件小事,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给我们以启示的。
整体感知:阅读文章,
[学法指导] a.阅读要求(出示幻灯片):1、集中注意力,不读错字音, 不读破句,语句连贯,流利。 2、注意节奏、语调、停顿、重音,准确理解和体会作者的感情。阅读能力稍弱的学生请按第一条要求做,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请在第一条要求基础上按第二条要求做。同时大家边读边思考:文章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文章讲述了一个孩子在一次爬悬崖行动中,陷入困境,后来在父亲的帮助下脱险的故事,可我看了文章后发现:1、说爬悬崖是冒险行动,可其他孩子却一点也不觉得危险,只是把它当作一种游戏而已,你觉得文章中的爬悬崖到底危险不危险?请从文中找出有力的证据。(让学生自己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可以是描写恐惧心理的词,可以是描述悬崖既高又险的句子,还可以是介绍作者体弱多病的语句等等)在明确爬悬崖确实危险的同时自然也就达到了熟悉课文内容的目的。
接着再引出第二个探究题:看来,对于身体不好的亨特来说,这的确是一件够危险的事了,那作为父亲听说后总该着急了吧,如果是我得赶紧去抱孩子下来,好好安慰安慰才是,别受了惊吓就更糟了,可文中的父亲却一点也不着急,不但不急,还慢腾腾地让孩子自己爬下悬崖,要是一不小心,滑倒了怎么办?唉,外国人就是没中国人疼孩子,你觉得呢?问题:2、为什么他父亲不上去把他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