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570字。
  《伶官传序》教案
  【教材分析】
  1、课文特点:《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短序。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这一篇史论文,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行文特点,都堪称中学生学习的典范;有人说,读史可以明志,读此文,对学生认识“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重要意义,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提高素养有着深远的现实影响。
  2、文言文教学目标:“文”的方面,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言”的方面,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3、单元教学目标: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我的理解就是“形散而神不散”。打算以《伶官传序》为范本理解散文尤其是议论性散文的这一特点。
  【教学目标】
  细致来说: 1、知识与技能  A、了解欧阳修的生平及其作品的特点,理解积累这些词的用法:原、赐、抑、遗、负、系6个实词和与、其的义项和用法。  B、学习掌握词类活用的文言语法现象(名词活用为动词),体会正反说理突出中心论点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  A、采用由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方式,逐渐深入,点滴理解  B、采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理解感悟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合作学习,以学生为本,注重师与生的亲和力  B、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德育教育,理解\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句的深刻含义,及其对人生的启示。 
  简而言之:1、积累文言知识
  2、鉴赏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主探究,合作讨论
  【课时安排】晨读和一节课(利用晨读通读熟读课文,解决字音以及课下注释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让学生做好充分预习;课上把知识的梳理穿插在内容赏析和写作特点的把握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读文章,了解欧阳修。《三维设计》中有篇文章《品读欧阳修》:“……品读你,品出你让人折服的大度;品读你,品出你让人钦佩的阔达;品读你,品出你让人感动的勤奋;品读你,品出你谦虚谨慎做人的态度。……”简介欧阳修时特别强调他编写的两部史书《新唐书》《新五代史伶官传》,这节课学习选自后者的《伶官传序》。
  二、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概括课文写了什么事,表现了什么观点,划出表现观点的相关语句并翻译。
  明确:课文写了后唐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
  观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