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710字。
  “设计未来”板块学案
  编写:zhujianhu
  教学目标
  1、了解毕淑敏及其作品风格,了解作者对生命最宝贵的东西的选择。 2、掌握文中衬托、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掌握文章逐层推进的写法。  3、通过自主阅读、小组交流、“描绘生命线”等多种形式,促使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与教师平等对话,培养学生体悟人生的能力与兴趣。
  知识积累
  给下列划线字的注音
  塞入(     )      惶然(     )       墓冢(     )        冰冷成坨(     )
  闸孔(     )      悄然(     )       刹那(     )        瞠目结舌(    )
  犄角(     )      偌大(     )       商榷(     )        忐忑不安(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斑斓  刍形  冥思苦想 面面相觑
  B、斑驳  甄别 潮涨潮消 清丽绝纶
  C、妥贴  斟酌 肝肠寸断  林林总总
  D、焦枯  攀援 苟延惭喘 四肢百骸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我吃惊地发现,每个人留在纸上的物件,万千气象,绝不雷同,有些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B、思忖片刻,我提笔把"水"划去了,从医学知识上讲,没有了空气,人只能苟延残喘几分钟,没有了水,在若干小时内尚可坚持。
  C、货筐是那样小而致密,世上的林林总总,只有五样可以塞入。
  D、我看到自己孤独的身影,在海边寂寞地拉长缩短,百无聊赖极了,看日出日落,听潮涨潮消。
  4、文学常识
  毕淑敏,女,1952年出生于新疆,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1980年转业回北京。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万字。毕淑敏真正取得全国性声誉是在短篇小说《预约死亡》发表后,这篇作品被誉为是“新体验小说”的代表作,它以作者在临终关怀医院的亲历为素材,对面对死亡的当事者及其身边人的内心进行了探索,十分精彩。著有《毕淑敏文集》八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
  知识储备
  散文结构“形散神不散”
  散文反映生活,不像小说,戏剧,要刻画人物,构造情节。它不需以某个人物为中心,也不需有前后连贯的情节。散文作家总是在平素的生活和日常的见闻中有所触动。于是信手拈来,生发开去,把深刻的道理寓于信笔所至的叙述上。他依据的往往只是自己的思想轨迹,描述的只是自己的一些生活片段,看似有很强的随意性,这就是“形散”;实际上,这些描述的东西却有一条思想的红线把它们串成一体,这就是“神不散”。散文的魅力就在于“散——不散”之间。由于有了“散”,作家可以放开思路,放开笔端,运笔如风,不拘成法;由于有了“不散”,散文能深邃含蓄,包含感情,成为反映社会的有力武器。
  重点提醒
  1、《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学习理性而积极地规划职业,设计未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