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小题,约5710字。
2010年河北省保定市中考语文调研考试
第一部分:(1—6题,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汉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晕圈(yùn) 纤细(xiān) 抑郁(yì) 陌生(mò)
B、婆娑(suō) 仿佛(fó) 患难(nán) 束缚(sù)(
C、秀颀(qí) 刹那(shà) 阔绰(chuò) 不屑(xiao)
D、间或(jiān) 狡黠(xiá) 挑剔(tì) 哽咽(yà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救亡图存 浮想联翩 不屈不挠 忧国忧民
B、生意盎然 压苗助长 沁人心脾 唠唠叨叨
C、明思苦想 彬彬有礼 颓唐不安 死心塌地
D、历史典集 闭门造车 伸张正义 崭露头角
3、下列语句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生气,教人活泼不得;————孔乙己到店,————可以笑几声,————至今还记得。
A、只要 就 因此 B、如果 就 因而
C、只有 才 所以 D、但是 才 所以
4、下列语句存在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季节更替,生命互换,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答:将__________一词改为___________一词。
5、根据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的诗文句子。(6分)
①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③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⑤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⑥己所不欲,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6、语文综合性学习。(6分)
育德中学学生会对该校高一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进行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右表。
作品类别 认同率
武侠言情 35.1%
娱乐休闲 32.5%
文学历史 15.0%
时事政治 17.4%
请根据调查情况,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请用一句话说明调查结果。(3分)
答:
②请你说说对这一结果的看法。(3分)
答:
第二部分(7—26题,5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
(一)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用。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二)
人有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②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③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④之费。"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注释:①比:连续,接连。②臣:先秦时代,普通人之间有时也谦称自己为臣。③还:音义同“旋”,围绕,绕圈子。④朝:早晨,也指一天。
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或用法。(4分)
①骈死于槽枥之间 骈:_______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_________
③人莫与言 莫:________ ④愿子还而视之 子:________
8、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答:
②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
答:
9、《马说》一文具有很强的讽喻含义,其中的“伯乐”和“千里马”各比喻什么人?(2分)
答:
10、在第二段文章中,卖马的人为什么 卖不出骏马?(2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