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110字。
《不自由,毋宁死》演讲指导设计
forever266
[设计思想]
这是一节语文活动课。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的第四专题名称为:走进语言现场(活动体验)。专题分为三个板块,第一板块“在演讲厅”选择了两篇经典的演说词,《不自由,毋宁死》是其中的第一篇。本专题学习强调实践性,学生要在交流、表达的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因此,教学要做到:
1教学目标就是演讲训练,不夹杂文本研习。
2要求学生课前充分做好预习。课堂实践大量为动态生成,不要为追求课堂“顺利”而增加预设。要努力创设情境,创设机会,通过小组互讲、学生点评、上台演讲等方式,调动所有同学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把握演讲技巧,在“演”(手势、表情等体态语言)和“讲”(吐字、音量、语气、语速等口头语言)两方面给予具体指导。
2指导学生脱稿演讲。
3指导学生即兴演讲。
第2、3点是教学重难点。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声情并茂地演讲
(同时展示议会现场图片,通过图片和言语示范创设情境。)
从18世纪中叶开始,北美殖民地人民同英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面对英殖民者的残酷剥削和压榨。北美殖民地人民面临着历史性的抉择——要么拿起武器,争取独立;要么妥协让步。甘受奴役。在当时的弗吉尼亚州议会厅里,形势万分紧张,议员们都用质疑的眼光看着帕特里克•亨利;然而亨利以敏锐的政治家眼光,饱满的爱国激情,以铁的事实驳斥了主和派的种种谬误,阐述了武装斗争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亨利的演讲极大地鼓舞了人们为争取独立而进行战斗的激情。他的演讲结束后,会场群情激奋,“拿起武器!拿起武器!”的呼喊声响彻议会大厅。从此,“不自由,毋宁死”的口号激励了千百万北美人民为自由独立而战,这篇演说也成为世界演说名篇。
二、学生进入情境后教师提问
如果你是亨利的好朋友,在他演讲之前你会给他哪些提醒?
回答示例:
1演讲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对自己的演讲内容要胸有成竹。
2演讲时,要有激情,语速要有变化,注意轻重音,吐字清楚。
3把握好全场的气氛,积极调动听众的情绪,与听众形成互动。
4演讲时配合肢体动作,要得体适度,恰到好处。
5目视前方,与听众进行眼神交流。眼神不能飘忽不定,畏畏缩缩,而要坚定沉稳,给听众一种大家风范的感觉。
6开场和结尾注重礼仪,给听众留下良好印象。
7发挥口才,最好有自己的亮点,有与众不同之处。
(学生边讲,教师边择要板书。)
三、带稿演讲
师:我们已经把握了演讲的要素,那么,能不能运用这些知识来演讲呢?请大家自由选择帕特里克•亨利演讲稿中的一个小片段(三四句话即可)带稿演讲。
不例1
演讲片段:先生们。战争的胜负不仅仅取决于力量的强弱。胜利永远属于那些机警的、主动的、勇敢的人们。况且,我们已没有选择余地了。……战争已不可避免——那么就让它来吧!我再重复一遍,就让它来吧!
学生点评、教师总结:这位同学注意了重音,如“机警的,主动的,勇敢的”;感情激昂,体会到了句子的内涵,如“我们已没有选择余地了”“战争已不可避免”,气势强大。但是,未能注意语气的递进,语调的升降;未能注意语速及停顿。
示例2
演讲片段:我们请愿过了,我们抗议过了,我们哀求过了,我们也曾拜倒在英国国王的宝座下,恳求他出面干预,制裁国会和内阁中的残暴者。……假如我们想得到自由,并拯救我们为之长期奋斗的珍贵权利的话:假如我们不愿意彻底放弃我们长期所从事的。曾经发誓不取得最后的胜利就绝不放弃的光荣斗争的话,那么,我们必须战斗!我再重复一遍。必须战斗!
学生点评、教师总结:这一段中采用的排比句较多,后一部分多用假设,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的渴求,对统治者的愤慨,阐述了发动战争的必要性。该同学演讲时语调慷慨激昂,语速渐行渐快,讲出了应有的感情。符合全文的感情基调。美中不足的是最后“我再重复一遍”时,语气不够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