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记念刘和珍君 (详案)

教学目标:
一.学习爱国青年的精神,铭记血债,不忘教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二.抓住作者思想感情发展脉络,尝试理清思路的方法,达到训练理清思路的目的。
三.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重点:
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脉络,深入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难点:
理清文章思路,深入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进程:
一. 导入:
同学们,发生在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是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段祺瑞政府屠杀爱国请愿人民的血的历史,是二百多名请愿群众倒在血泊中的惨烈的一幕,更是中国人残害中国人的一场罪恶、一场悲哀、一场耻辱!路,还没有开始就走到了尽头,梦,还来不及做就永远不再醒来,刘和珍,这位年仅22岁的女大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在惨案发生后的第六天,鲁迅先生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悲愤,毅然写下了这悲愤沉痛的悼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以此来警醒中国人民永远记住这笔血债!
  请一位同学读一下文中注释①,大家体会一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
(提示:悲、愤!)
二. 简介作者并解题
1. 谁能简介一下本文的作者?(提示: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最伟大是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熟悉的作品有《故乡》《孔已己》《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社戏》等。
2. 解题:关于题目中的“记”相当于“纪”, 并非另有其意,不能把“记念”一词理解为“记叙,怀念”。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定字词,如文中“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中的“那”实为“哪”,鲁迅当时用“记念”实为我们今天所说的“纪念”。
3. 君:对人的尊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