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80字。
组题训练,板块推进
——第二轮“语言表达复习训练”教学设计
从化六中 王颖
教学目标
训练审读题目、明辨考点、准确答题的方法,提高语用题(高考第五大题)的解题能力。
教学设想
高考语用题(第五大题)的主要考点包括:(1)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2)选用、仿用、变换句式(3)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4)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由于考点琐细,考查形式灵活多样,复习应考时难度较大。在完成了第一轮复习,学生已经熟悉各个相关考点的基础上,本课时以指导学生审读题目、明辨考点、准确答题为重点,以期帮助学生在第二轮备考训练中以“不变”应“万变”,提高解答语用题的能力。
教学步骤
一、课前准备
安排学生预习,完成【题组一】 ,教师收集存在典型问题的学生答案,预备讲评。
【题组一】本大题2小题,共12分
1、下列是近年来我国汽油价格与国际汽油价格(美元/桶)的变化对照图,实线代表国内油价变化情况,虚线代表国际油价变化情况。请根据图示,补充下面文段中A、B、C处空缺的内容(不得出现数字),使上下文语意连贯。(6分)
对比国内外油价变化,我们可以得出三条结论:
(1)从价格的总体水平来看,_____A_____,国内消费者无疑要承受更大的消费压力;
(2)从价格的变化幅度来看,_____B___ __,究其原因,国际原油价格对市场的供求变化更为敏感,而国内油价则更多受到人为因素(例如国家发改委为了确保经济平稳发展而进行宏观调控)影响;
(3)从价格涨跌的同步性来看, C ,由此可见,国内油价要真正实现与国际油价接轨,仍然任重道远。
【解析】
主要考点:准确、连贯
参考答案: A.国内油价的总体水平要高于国际油价
B.国内油价的变化幅度要小于国际油价;
C.国内油价未能实现与国际油价涨跌同步(同涨同跌)。
(意思对即可,每点2分)
2、根据下面一段文字的内容,按要求介绍“木棉花”。(6分)
木棉又名红棉、攀枝花。中国关于木棉的记载最早见于晋代葛洪的《西京杂记》,西汉时,南越王赵佗向汉帝进贡烽火树,“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至夜光景欲燃”,据说烽火树就是木棉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