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小题,约10210字。
  长春市十一高中2009-2010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题                
  试卷说明:
  1.本试卷由第Ⅰ卷阅读题、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组成,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特别提示:请将客观选择题1-6、11-20题的答案分别一一对应涂写到客观卷小卡上的顺序号下,客观卡上的7-10题选项不涂。客观卡上的“考籍号”一项填写“班级”,形式为“1.**”。
  3.请将主观试题答案誊写到主观卷答题卡上,并在答题范围内作答,超出答题范围不予批改。
  4.答题结束后,请将客观卷答题卡、主观卷答题卡、作文卷分开上交,以便装订。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2012》看西方的“气 候牌”
  也许是巧合:全球热映的美国大片《2012》把所有科学家能想像到的灾难全都叠加在一起,冲撞着人类的心灵……寻找“诺亚方舟”正在考验着人类的决心和智慧。
  气候变化谈判似乎注定是一场持久艰难的博弈。由于山姆大叔长期“逍遥法外”,《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现在,奥巴马不仅愿意直面气候问题,还似乎对“碳关税”抱以极大的热情。所谓碳关税,是指对高耗能产品入口征收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一直充当着防止气候变化“急先锋”的欧盟也曾主张做出类似碳关税的贸易安排。其实,欧美发达国家纷纷打出“气候牌”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通过对别国的高耗能产品征收碳关税以推行气候霸权,企图将减排与保护性关税“捆绑销售”,继续制约穷国。到时,如果哪个国家没有达到他们的“标准”,必将被贴上环境污染、空气污浊之“失败国家”的标签,因此有人指出其是“富国制约穷国的新手段”。
  尽管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征收碳关税的具体范例,但在欧洲的瑞 典、丹麦、意大利以及加拿大的不列颠和魁北克有在本国或本地区范围内征收碳税的做法;法国正在酝酿开征碳税,主要是对那些不管在生产、运输,还是在使用中会产生二氧化碳的产品征收“能源-气候”税;加拿大也在酝酿相关政策。由此观之,实施碳关税将是大势所趋,任何反对和阻挡,都将显得软弱无力,反而会使自己越来越被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趋利避害,寻求破解之道呢?
  首先,发达国家提出的征收“碳关税”的做法,违反了WTO的基本规则,也违背了《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严重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可以肯定地说,实施碳关税将是一场灾难,将会引发新的贸易战,导致南北国家重新陷入相互指责、对抗与僵持的窘境,所以我们必须依据国际法的相关条文和处于发展中国家地位的实际,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和争取权利的工作。
  其次,发展中国家碳排放量的增长主要源于生存排放增长,这与发达国家奢侈排放增长存在着 极大的不同,只有“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才是未来国际气候合作得以推进的基础。发展中国家除了进行理直气壮的抗争,最主要的还是要抓住难得的缓冲期,抓紧关停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调整结构,节能减排,降低能耗;只有站在质量、效益、绿色、环保的制高点上,才会减少被人诟病的尴尬处境——这才是生存于低碳社会的根本之道。总之,气候变化和征收“碳关税”本是不同领域的问题,应该在不同的谈判领域里解决,千万不能以“碳关税”干扰气候变化合作。
  另外,在气候环境问题上,南北合作应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发达国家不要总是流于口头和形式,而应做好表率,及时输出技术和资金以帮助发展中国家调整结构。再者,通过优势互补,也可实现互利双赢,收到好的成效。如,美国一家太阳能公司将在内蒙古投资一个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中国沈阳能源集团和美国相关公司签署了迄今为止中美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签署的金额最大的合作协议。
  总之,只有不懈努力,开展具有前瞻性的实际工作,避免高谈阔论、推卸责任的做法,“诺亚方舟”才会找到,低碳社会才会真正属于全人类……    
  (节选自2009-12-08期《环球瞭望》)
  1.下列叙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气候变化谈判一直是一场持久艰难的博弈,只因美国总是“逍遥法外”,不愿意直面气候问题,使得《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没有 取得实际效果。
  B.目前还没有征收碳关税的具体范例,但欧美已有一些国家或地区开始征收碳税,法国和加拿大将出台政策对那些在生产、运输中产生二氧化碳的产品征收“能源-气候”税。
  C.欧美发达国家企图将减排与保护性关税“捆绑销售”,哪个国家没有达到他们的“标准”,肯定会被贴上环境污染、空气污浊之“失败国家”的标签。
  D.所谓碳关税,是指对高耗能的产品入口征收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一直充当着防止气候变化“急先锋”的欧盟也曾做出过碳关税的贸易安排。
  2.依据本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美国大片《2012》把所有科学家能想像到的灾难,全都叠加在一起,冲撞着人类的心灵,人类如果能在气候变化谈判中达成共识,就一定能够避免这些灾难的发生。
  B.奥巴马不仅愿意直面气候问题,还对“碳关税”抱以极大的热情,可见美国是抱着极大的热情和诚心来参加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气候谈判一定会取得实质性的成功。
  C.发达国家提出的征收“碳关税”的做法,违反了WTO和《京都议定书》的原则,实施碳关税违背时代发展趋势,我们应该坚决反对和阻止,以保障我们的权利和利益。
  D.发展中国家碳排放量的增长主要源于生存排放增长,可见全球也应该提倡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否则全球气候将会加速恶化。
  3.根据本文信息,下列对有效解决全球气候问题所作的措施概要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发展中国家必须依据国际法的相关条文和处于发展中国家地位的实际,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和争取权利的工作。
  B.美国及瑞典、丹麦、意大利等欧盟发达国家停止在口头和形式上的作秀,先作出表率,然后其它发展中国家才可能在此基础上独立开展降低碳排放的工作。
  C.气候变化和征收“碳关税”本是不同领域的问题,应该在不同的谈判领域里解决,千万不能以“碳关税”干扰气候变化合作。
  D.在气候环境问题上,应该加强南北合作,优势互补,从而实现互利双赢。
  二、古代诗文阅读(25分)
  (一)文言文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方山子传
  苏轼
  方山子,光、黄①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②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③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