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960字。

  《诗经》三首 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价值和影响
  2理解<<诗经>>的表现技巧及其作用.
  3正确把握诗歌塑造的形象的思想意义
  教学重点:   
  1.把握诵读的要领,掌握诵读的技巧。
  2.《诗经》思想内容的理解。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 导语设计    
  在我国古典文学的几千年长廊中,《诗经》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诗歌文学的鼻祖,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今天我们学习的三首诗均出自于《诗经》。
  二、解题   
  《诗经》本称“诗”,后被儒家奉为经典,才称《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古时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编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   《论语》说:“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教,可以导致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
  三、研习课文<<卫风•氓>>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范读课文,结合注释,扫除文字障碍,要求将文下单字的注解和注音注到文中相应的字词下面
  (2)正音朗读:学生朗读,教师范读.注意<<诗经>>以四言为主,停顿的节奏是X X / X X
  (3)再读理解,以诗歌解读诗歌
  出示诗句:
  1、墙头马上遥相望,一见知君即断肠。
  2、夜夜不成寐,拥被啼终夕。郎不信侬时,还看枕上迹。
  3、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4、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5、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6、皑如山上雪,皎似云中月。闻君有两意,便来相决绝。
  7、情绵绵,意深深,心切切。
  8、幸福的痛苦。
  9、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讨论:上述诗句按照 诗中的清节排列顺序,并说明与诗中的那些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兼带理清情节,为后文把握形象和理解思想意义打下基础.)
  点拨: 最后将1、“墙头马上遥相见,一见知君即断肠”放在了“乘彼垝垣,以望复关”后面,都表现了主人公对情人的深切思念,情真意切,缠绵悱恻;将2、“夜夜不成寐,拥被啼终夕。郎不信侬时,还看枕上迹”用来阐述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