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150字。  基础等级——思想健康,感情真挚(二)
  楚州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语文科学案  主备人:沈雷 张恒清 侯从兵   NO.004
  [学习目标]
  能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
  [重点难点]能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
  [学法指导]讨论作文示例,明确误区,找准方向。
  [知识链接]
  1.考点解说:
  “感情真挚”是作者在情感表达、展示的过程中做到:具体而不空泛,真实而不虚假,自然而不做作。要求在作文中能够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使感情的流露能够给人以真实感、真诚感,而不是附加感、装饰感。喜怒哀乐,真情表露,写实事,讲实话,抒实情,明实理,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展开联想、想象要合情合理,抒发感情要恰如其分。不要为了迎合阅卷老师而矫揉造作,夸大感情,更不能胡编滥造。
  2.“感情真挚”有什么要求
  (1)情要真。唯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别人。一篇考场作文,如果材料失真,只能给人一种矫揉造作的虚假的感觉,根本不可能使人感动。当然我们强调真实不是说不能虚构,而是说虚构的情节也要合乎实际,合乎事理,合乎自然。采用把发生在甲同学身上的事移植到乙同学身上,这种移花接木的方式当然是可以的。所以,作文中表达的感情,心须是发自内心的真情。
  (2)情要美。真情也有高尚与卑劣之分,唯有高尚的、健康的、积极的感情才能引发读者共鸣。如果是卑俗的情感,即使再真实,也不能感人。一个小偷,强烈地想偷别人的东西,把这种感情写入文中,感情是真实了,但令人厌恶。因此要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所抒之情必须符合真善美的人性定位。
  (3)情要浓。情感有浓淡之分,浓烈深挚的情感来源于主体深刻的体验。这就告诉我们,高考作文选材要选那些自己被深深感动了的材料,只有自己先感动了,才能感动别人。文学大师福楼拜在创作《包法利夫人》时,有一个朋友去看望他,敲几次门,都没人回应。这位朋友推门一看,发现他正坐在地上痛哭流涕。一问,才得知他写到包法利夫人死了,悲痛不能自已。大凡伟大的作品,都是作者自己浓烈感情的结晶。推及到高考,大凡高分作文,都是考生浓烈感情的结晶。可见,“感情真挚”能够让虚假走向真实,让庸俗走向新奇,让肤浅走向深刻,让单调走向丰富!
  3.误区扫描
  (1)无限拔高,描写失真。
  不少同学对作文的思想性作狭隘的庸俗的理解,往往不顾材料本身的内涵,或胡乱引申,或乱加比附,或生搬硬套,或大肆发挥,或无限上纲。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思想政治的高度。有些考生不顾题意,一个劲在那里表决心,谈志愿,用假话、大话、空话替代谈“选择”;有的调侃一切,玩世不恭,表现出极端的自私和对社会的冷漠;还有的胡编乱造、随意拼凑一些离奇古怪的东西,以博取阅卷人的好感。文章中要么“无情”,要么是一些“不精不诚”之情,引起阅读者心理的拒绝与排斥。高考作文立论的主要倾向常常属于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的范畴,可是总有不少考生一扯就扯到改革开放,一开掘就开掘到“三个代表”。有的同学以为“生动形象”就是“编”。写《战胜脆弱》,遇到空难,“起重机打捞尸体,爸爸全身上下血肉模糊,那漆黑的长满了铁锈的打捞钩将爸爸的尸体扎了好几个大窟窿,还没等我号啕大哭,另一台起重机又大吼一声……那可恶的铁钩竟戳穿了妈妈的脖颈……”“编”得离谱。在如此悲惨的情景中,面对无数死难者家属,竟然用起重机去吊,岂不荒唐?
  (2)矫揉造作,虚情假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