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6760字。  成都市2010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
  语  文
  说明: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12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3.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答第II卷时,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4.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第II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锃亮(zèng) 讣告(bù)  卡脖子(qiǎ) 舐犊情深(shì)
  B、巨擘(bò) 勾当(gòu)     黑魆魆(xū)  令人发指(fà)
  C、戏谑(xuè) 伫立(zhù)     三棱镜(léng) 半身不遂(suì)
  D、秸秆(jí) 斡旋(wò)  缉私队(jī)  瞠目结舌(chē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坐阵   临摹   饥肠辘辘   铤而走险
  B、杂糅   切磋   珠联璧合   若即若离
  C、沉湎   经典   骨鲠在喉   龙盘虎据
  D、就范   报销   胸无成府   开源节流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关于“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高考压力现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我国要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相结合的考试招生制度。
  B、中国政府已庄重宣布,虽然中国的经济发展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遇到一些困难,但中国政府会兑现承诺,绝不失言。
  C、参加国际小姐总决赛的66位佳丽游览了都江堰、黄龙溪等旅游胜地,虽是浮光掠影,但成都这座城市已让她们“来了就不想离开”。
  D、记者从某市建委获悉,为了打造完善的慢行交通系统,该市将一掷千金,在中心城区新建43座人行天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北大不久前宣称,明年自主招生时将拒收生活中不孝敬父母的学生,这一举措旨在弘扬中华民族“孝”的传统美德。
  B、科学家对处于北极圈内的加拿大海域乘坐考察船进行了长达15个月的考察,他们的结论就是这一地区变暖速度远快于预期。
  C、由国家统计局对成都市公交行业服务质量的调查数据显示:破解城市交通拥堵的关键在于必须实施大力发展公交的政策。
  D、在某大学,如果一学期课程有三科以上不及格,学生及其家长都将会收到“学业警示通知单”,连续两次收到,就会被勒令退学。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弱宋”是人们对宋朝的普遍看法,如果我们看看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许情况会大不相同。
  宋朝年财政收入最高曾达到16000万贯,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唐代后期约2000多万贯,明朝最多只有1500万两(一两白银约等一贯铜钱)。清朝咸丰年间岁入约为4000万两,远小于600年前的宋朝,而此时人口估计为宋朝的3倍。
  这巨大的财政收入是来自对人民的严酷压榨吗?要知道,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个没有爆发过全国性农民起义的大型王朝之一,可见宋代的老百姓生活得并不坏。那么庞大的财政收入从哪里来的呢?唐代中后期农业税约2000万贯。宋太宗时年收入约3000万贯,其中农业税占65%,工商税占35%。真宗时年收入约6000万贯,农业税占48%,工商税占52%。神宗时年收入7000万贯以上,农业税占30%,工商税占70%。农业税从唐至宋没有大的变化,而在宋代由于工商业极度繁荣,工商税收入突飞猛进,财政收入大增。
  神宗时,构成国家财政收入主体的已经不再是农业,而是工商业了,农业社会开始向工商业社会悄悄迈进。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对大量小自耕农直接征收农业税一向是国家统治的基础,像宋朝这样的情况在中国封建社会实在是绝无仅有,直到清朝末年,工商税收入才再一次超过农业税。
  在土地政策上,宋朝“不抑兼并”,这与中国其他封建王朝迥然不同。不抑兼并,使土地能够集约化经营,可腾出大量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宋朝成功地发展了工商业,吸收了大量农村劳动力。与此同时,政府对于灾害或战乱导致的阶级矛盾激化还有一个措施——长期坚持大量募兵,这也是宋朝农民起义较少的原因之一。这种做法的一个后遗症就是“冗兵”。庞大的军费和其他开支使得宋朝的财政开支也是中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