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090字。  

  《包身工》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旧社会包身工的悲惨生活,认识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互相勾结,残酷压榨我国劳动人民的罪行。
  2、培养阅读比较复杂的记叙文的能力,学习以问题为中心,以一天活动为线索,选取典型生活图景和典型事例,穿插描写、议论和抒情的写法。
  3、了解报告文学的基本特点。
  教学重点1、了解作者如何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为线索组织材料的。
  2、探究作者在描写包身工的群体生活时是如何做到点面结合的。
  3、分析作者如何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在复杂记叙中有条理地穿插描写、议论和抒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新闻事实和背景材料,揣摩包含作者情感的语句。
  教学方法  探究法  分析法
  课    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关于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散文的一类,是文艺通讯、速写、特写的总称,是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问题。因为它是“报告”,就要求所反映的真人真事;又因为它是“文学”,就要求反映出来的真人真事是有典型性的,允许一定的艺术加工。
  报告文学是采取文学手段及时地反映真人真事的一种新闻文体。具有新闻性和文学性的特点。作者为什么用报告文学这种体裁而不用小说。因为作家觉得小说具有虚构的特点和经常运用夸张的手法,作者怕人们觉得这种事是作家杜撰的,在生活中不会发生。而用报告文学这种形式就会显得更真实,更有震憾力,更能引起人们的关注,更能引起人们“灵魂的震动”。
  “报告文学”的特点: 新闻性、文学性、政论性。
  二、解题:
  包身工──旧社会一种变相的贩卖奴隶的形式。被贩卖的多是女孩子由承办人送到工厂做工,无人身自由,所得工资全部归承办人所有,在这种形式下做工的人也称包身工。
  《包身工》属于报告文学。(同类题材有初中的《地质之光》、《谁是最可爱的人》)
  三、作者简介:
  夏衍: 原名沈端先,著名剧作家,浙江杭州人。早年留学日本,1927年回国后从事文艺工作。曾参加太阳社,是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崐人之一。抗日战争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