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2)
山东潍坊外国语学校 张汝明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考点接轨(20分)
1、《孟子二章》中,出现了“亲戚”这样的词语。这个词古今意义差别是非常明显的。请你辨析一下它的古今义,并从学过的文言文里再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来。
2、2001年,美国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上失去了席位。这件事证明了借“人权”干涉别国内政是不得人心的,也证明了孟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合乎科学论断的。
3、岳阳的岳阳楼、武昌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历来被称为“楚地三大名楼”。这些建筑物之所以名扬天下,歌咏它们的诗文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请你列举描绘这三大名楼的诗文及其作者:
4、分析《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中孔融的话为什么使陈韪受窘?
5、历史人物有很多由于文学作品的描述而导致人们对其认识(或印象)与事实并不一致,曹操就是这样的一个。我们刚刚学过的《魏武将见匈奴使》和《三国演义》,都描绘了一个“奸雄”曹操。请你根据曹操在“三国鼎立”中所做出的贡献,试分析一下这个人物。
6、说出下列诗句或对联所吟咏的文学家分别是谁?
(1)诗酒皆仙,吟魂醉魄归何处;
江山如画,月色涛声共一楼。( )
(2)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
7、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各补充两个现代(人物)事例做论据: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 综合阅读(60分)
(一)牧民必以贤
商于子家贫,无犊以耕,乃牵一大豕驾之而东。大豕不肯就轭,既就复解,终日不能破一畦。宁毋先生过而尤之曰:“子过矣,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也。豕纵大,安能耕耶?”商于子怒而弗应。宁毋先生曰:“《诗》不云乎?‘乃选其曹,执豕于牢’。言将以为殽。公子以之代耕,不几颠之倒之乎?吾悯而诏子,子乃反怒而弗答,何也?”商于子曰:“子以予颠之倒之,予亦以子倒之颠之。吾岂不知服田必以牛,亦犹牧吾民者必以贤?不以牛,虽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贤,则天下受祸,其害大。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宁毋先生顾谓其弟子曰:“是盖有激者也。” (《宋文宗公全集》)
8、为下列句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4分)
(1)吾岂不知服田必以牛( )
A.服从 B.适应 C.驾 D.从事
(2)是盖有激者也( )
A.飞溅 B.愤激 C.猛烈 D.高亢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同“子过矣”中的“过”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4分)
A. 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
B. 以其境过清,乃记之而去。
C. 人恒过,然后能改
D. 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0、“子以予颠之倒之,予亦以子倒之颠之”句中加点词语各指什么?正确的一项是(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