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习惯的几
点尝试
佐龙一中 帅清荣
针对语文教学中重课堂轻课外,注重课中讲解、题目训练,轻视学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养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近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首先要导以方法,培养其良好的习惯。俗话说“习惯有如绳索,每日织成一丝,日久便不能断。”有了良好的习惯,学生的语文素养自然会得到提高。
多年的教学中,笔者在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习惯方面作了些尝试,受益匪浅,特与同仁商榷:
一、 培养观察习惯
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有一句名言:“观察是得到一切知识的一个首要步骤。”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这说明观察对一个人获得知识至关重要。我们也深有体会,没有细心地观察身边的人和周围发生的事,是很难写出详实生动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只有平时留心观察,写作时才能笔下生花。因此,新生入校后,笔者就要求学生细观察,勤笔记,及时把身边发生的感人的人和事逐一记下,把重要的细节详细描述。观察范围有人、事和物,要求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始终坚持“四个不可少”——周六日重点观察一事或一物不可少,观察中思考分析不可少,每日一记每周一篇(周记)不可少,初中三年(除初三最后一学期复习迎考外)观察一月不可少。
二、 培养积累习惯
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其意强调万事需打牢基础。荀况在《劝学》中指出:“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他强调渊博的知识靠的是平时日积月累。当代历史学家吴晗也强调说:“要想学问大,就要多读、多抄、多写。要记住,一个人想要在学业上有所建树,一定得坚持这样做卡片、摘记。”我国的汉语言学源远流长,内涵十分丰富,比其他学科更强调基础知识的积累。
从初一开始,笔者就要求学生备好一本较厚的笔记本,课后,自觉地将课本学到的和课外书、报、电视等中所学到的知识摘抄起来。摘抄积累可分为词语摘抄,名言格语摘抄,生动优美的句段摘抄,重要数据、知识摘抄和文学常识整理积累等。知识积累最关键的是要持之以恒,要有“铁杵磨针”的毅力和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之恒心,切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时热情,到头来半途而废。为了使学生课后知识积累成为习惯,笔者实行一检查,二展览,三竞赛,四评比的方式,使之常为不懈。检查,采用定期全面检查和不定时抽查相结合;展览,就是在学生摘抄了一段时间后在班上将学生摘抄本展出,让学生互相学习;竞赛,就是围绕摘抄的内容开展一些专题知识竞赛活动,如,名言格语知识抢答赛,词语听写和选用竞赛等;评比,即将学生摘抄的情况进行评比,评出优、良、般三个等级,以其激励学生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