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小题,约8790字。
2010年杭州市第二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 诽谤/绯红 宫阙/商榷 拙劣/卓尔不群
B. 田塍/驰骋 恣意/渣滓 朔风/硕大无朋
C. 结束/夙愿 黯然/谙熟 保佑/良莠不齐
D. 濒临/摈弃 粗犷/旷达 修葺/自古迄今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2009年数位翻译名家的离世令人唏嘘不已,但有一点让人感到慰藉,除了杨自俭先生年逾古稀72岁相对年青之外,其他都年过耄耋。
B. 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它常常在暗淡中降临: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蛋糕,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离别时泪眼婆娑的一句叮咛。
C. 当地政府功能瘫痪,财力馈乏等因素令海地地震死亡人数统计工作困难重重,这场灾难究竟令多少人罹难,至今仍无确切数字。
D.眼前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山色空濛,青黛含翠,站在三月的西湖,你会为春天的美景所折伏,甚至心醉神驰,怀疑自己进入了世外桃源。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从小学念到高中,考到外地读大学,毕业后回老家工作,结婚生子,他的履历平淡无奇,车到山前必有路,与大多数同龄人并无两样。
B. 2月27日智利发生里氏8.8级特大地震,在此危难时刻,中国人民感同身受,立即提供紧急救灾援助,支持智利人民抗震救灾。
C. 生活方式是一个人在衣食住行、工作休息、社会交往、待人接物等方面的方式和习惯,医生认为合理的生活方式和健康长寿休戚相关。
D. “限塑令”后,商场、超市塑料购物袋的用量下降了,可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借机涌入市场的大量质次价廉的垃圾袋,又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开始向青少年蔓延,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
B.春运即将来临,昨日市委书记、市长和其他市领导一行实地察看了火车西站、汽车站的春运准备工作,并召开座谈会听取春运工作汇报。
C.虎年来临,人们为“老虎将灭绝”而担忧,一项为老虎等大型猫科动物基因组测序的计划,日前在深圳开始实施,“复兴”老虎种群初见曙光。
D.余姚历史悠久,早在距今约7000年前,先民就在这片土地上定居,繁衍生息,并创造了辉煌的史前文化——河姆渡文化。
5.请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4字)(3分)
在网络读物、电子出版以及金融危机的夹击下,面对阅读速度越来越快、阅读口味越来越娱乐化、阅读支出越来越压缩的读者,新版的价格不菲的纸质《辞海》“命运”将如何呢?
记者近日获悉,去年国庆期间,新版1.6万套《辞海》在北京、上海等地就销售一空。出版社加印6000套,依然不能满足旺盛的市场订购需求,于是又加印2万套,也几度脱销,到12月初累计印量已高达4.2万套。
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奇迹再次出现:到2010年1月底已突破7万套大关,4个月的销量超过1999年面世的《辞海》十年销量的两倍。其销售码洋已经超过一家中型出版社一年的销售量。
6.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上补一段话,要求符合语境,语言得体。(5分)
某医院某病房6床、7床是两位心脏病病人,6床病人血压170/90,7床病人血压130/80。6床病人家在外地,探望的人不多,总在安静地休养。7床病人伙食丰富,少吃多餐,他是大户人家,看望的人络绎不绝,像连续举行聚会。他家雇的护工刚从农村来,嗓门特别大。7床病人很过意不去,对6床病人说:“ 。”
7.某班将举行“远离烟草,珍惜生命”的主题班会,请你为主持人撰写一段有关烟草危害的开场白,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不少于80字)(5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2分)
西周以来,政教合一,政治领袖同时也是精神领袖。然后,春秋以降,诸侯崛起,王室衰落,王纲解钮,文化下移,官师政教分离,统治者们实际上已经失去了精神领袖的资格。于是,一部分从巫觋集团分化出来的中国早期知识分子便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以知识代替信仰,以礼乐文化打压巫觋文化,俨然以社会文化精神的代言人活跃于历史舞台。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均无优势可言,唯一具有优势的是他们掌握了比较丰富的文化知识,而当时的社会正处于信仰失范和制度创新的历史转型期,这为他们宣传各自主张、引导社会舆论、重建文化规范、树立精神权威提供了最佳的时机和最广阔的用武之地。于是他们便自觉地承担起教化民众引导舆论的社会责任,以历史文化的传承者自居,以社会精神代表者自励。然而,在强权政治时代,他们又不可能仅以文化优势来达到上述目的,必须树立一个能令社会信服特别是令那些乱世诸侯信服的权威来震慑诸侯,引导社会,收拾人心。于是,他们便纷纷托古而言“道”:孔子托尧舜而言“道”,老子托黄帝而言“道”,墨子托夏禹而言“道”。“道”是他们用以抗衡乱世诸侯政治权力和军事经济实力的最有力的思想武器和精神武器,也是他们整合其思想学说的最简洁明了的理论旗帜。因此,维护“道”就是维护西周以来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人道精神和价值理性,维护春秋以来慢慢形成的知识分子的文化地位和人格尊严。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就是他们的理想,就是他们的价值,就是他们的武器,就是他们的生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