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30道题,约5500个字。
长春外国语学校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初一年级语文科试卷
出题人:刘华北审题人:方芳
一、阅读(7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6分)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2.□□□□,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与朱元思书》)
4.曹操在《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伟意境,表现了作者吞吐日月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5.《陌上桑》一诗中通过衣着服饰来描写罗敷美貌的句子是:
头上倭堕髻,□□□□□,缃绮为下裙,□□□□□。
6.《与朱元思书》中概括富春江美丽景色的句子是:□□□□,□□□□。
7.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请写出你所知道古诗中的有关黄河诗句的连续两句。
诗句:,
题目或者作者
(二)基础知识(6分)
8.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拼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惆怅(chàng)希冀(yì)捋(lǚ)髭须沟渠(qú)
B、夸耀(rào)忌妒(jì)骊(lí)驹蝉鸣(chán)
C、九曲连环(qū)羞赧(nǎn)长啸(xiào)驾御(yù)
D、洗漱(sù)承载(zài)绮(qí)丽轩辕(xuān)
9. 下列各组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体魄聚敛不速之客费话连篇
B、秘蜜萧瑟流连忘返迫不急待
C、遮蔽臂膀晨曦发髻
D、摇蓝踟蹰白皙屏嶂
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一项的是()(2分)
A、《陌上桑》是汉乐府中的名篇,记述的是罗敷严词拒绝太守调戏的故事。
B、《与朱元思书》作者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文中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以及鄙弃功名利禄的高洁志趣。
C、《三峡》节选自《水经注》,《水经》是我国第一部记述河道水系的专著。
D、《沙与沫》选自《纪伯伦全集》。作者纪伯伦,法国作家、画家。本文用简洁的话语阐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三)文言文阅读(共18分)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1.《三峡》作者,字_______,我国古代的_______家,_______家。(2分)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良多趣味()(2) 素湍绿潭()
(3)属引凄异()(4)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略无阙处()(6)夏水襄陵()
(4分)
13.按照要求完成下面问题
(1)写出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诗句意思差不多的一句话
(2)翻译文言语句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
14.比较两篇短文《与朱元思书》与《三峡》的异同。(3分)
(1)两文都写了山和水,突出了山的和水的特点。
(2)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三峡》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与朱元思书》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生机勃勃。
15.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三峡之山水的?这样的安排有什么作用?(3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