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250字。
《庄周买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1、了解本文的寓意。
2、理解文中的典故和人物形象所赋予的时代内容。
能力训练点:学习寓言式杂文的写法。
德育渗透点:批驳现实生活中的乱涨价、乱收费等社会现象,揭露假、恶、丑。
美育渗透点:品味杂文语言的幽默艺术。
教学重点:准确把握寓言式杂文的特点
教学难点:1、作者论述观点的过程。2、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深刻含意。
教学方法:讨论法、揣摩法、点拨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 引入
对联:东鲁春风吾与点 南华秋水我知鱼。
这副对联的上联说的是孔子。那么同学们想一想;下联说的是谁?(学生回答)
明确:庄子。
提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明确;南华指《南华经》秋水指庄子的作品,我知鱼指的是濠梁观鱼的故事。庄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之一。他鄙弃功名利禄,安贫乐道。那我们一起认识刘征笔下的庄周。
1、写《秋水》的春秋战国时代头号人物庄周,消极遁世,清静无为,一代道学大师。他跑到了现代,而且还做起了生意。今天我们来看看当代著名诗人,杂文家、语文教育专家刘征笔下庄周买水的经过。
问题:昨天看了一遍,课文的体裁是什么?(故事、寓言、杂文)
2、人们一般引用鲁迅先生的比喻,说杂文是“匕首”“投枪”。在剧烈的社会斗争中,杂文是战斗的武器,如鲁迅的杂文。即使在和平建设年代,杂文同样承担起针砭时弊的重担。《庄》是一个故事,一个寓言故事,同时也是一篇杂文,因为它具有杂文“针砭时弊”的功能,称之为“寓言式杂文”。这种杂文的特点是把论辩性、形象性与战斗性、愉悦性结合起来,就是通过具体的形象,在嬉笑怒骂声中揭露和批判丑恶的社会现象。
显示:寓言式杂文的特点
1、 论辩性与形象性的有机结合
2、 战斗性与愉悦性的统一
通过分析形象(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看看故事反映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以及作者对这种现象的观点和态度。
二、整体把握
1、学生自读(3分钟)列出庄周买水的过程及价格的变化。
庄周买水
东海若大人 →利 ← 濠梁吴主任
(每吨1元,无货) ↑ (每吨50元,九五折)
黄河河伯
(每吨10元,无货,介绍费每吨2元)
2、 问题:这水能不断涨价的原因是什么?
(有利可图——钱作怪 手里有权——以权谋私)
《史记》上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让人欢喜,让人忧。正是由于利益的驱使,才出现以权谋私,倒买倒卖的现象。
3、 自由讨论问题:寓言故事的现实意义、寓意、揭露了什么现象?(5分钟)
★这则寓言鞭挞社会上乱涨价乱收费的不正之风。文章中:水在东海每吨1元;到河伯处每吨10元,另加2的好处费;到濠梁每吨50元,九折优惠;最终一吨水变成47元,这分明是“生财有道”的不正之风,哄抬物价,囤积居奇,坑害百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