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2010届安徽省安庆市高三第二学期重点中学联考语文试题
分类:
语文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74 KB
评级:
时间:
2010/4/18 8:25:44
下载:
本月:1 总计:40
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共21题,约8220字。
2010安庆市高三第二学期重点中学联考
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卷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三全部内容。
第Ⅰ卷 (阅读题 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朋友从网络上传来著名生物学家道金斯《解析彩虹》中译本书稿嘱评。其中提到诗人济慈认为牛顿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光谱,使彩虹的诗意丧失殆尽,因此科学不仅不美,还会破坏美感。
这位19世纪英国著名诗人的声音在当代也会产生回响。自古以来,明月为诗人所反复吟咏,写出了许多美丽的诗篇。民间也有不少关于月宫的浪漫神话:玉兔舂米、吴刚伐桂、嫦娥奔月,千古流传,脍炙人口。1969年阿波罗号首次载人登月成功,传回的照片显示月球表面坑坑洼洼,像一张麻脸。更煞风景的是,什么玉兔、吴刚、嫦娥、桂花树等全属子虚乌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原来是李商隐自作多情!
他们还可以举出更多这类事情,来证明科学的所作所为是焚琴煮鹤!
对此我有话要说,试就上述二例剖析之。
雨过天晴,彩虹当空,艳光四射,确实非常美丽。牛顿的分光实验揭开了彩虹之谜——原来是太阳光折射所致。虹桥、天梯、霓裳羽衣等美丽的联想随之褪色,难怪有人感到失望而责怪牛顿,这是一方面。但还要看到另一方面:牛顿的实验开光谱分析之先河,从此以后,科学家利用这个工具,发现了科学世界中前所未见之旷世奇美。
天文学家利用光谱分析,在弥漫太空的星云中找到了有机分子。这一重要发现说明,茫茫天宇到处潜藏着生命的种子,原来我们并不孤独。套用王勃的话可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不是也颇有诗意吗?
天文学家利用光谱分析还发现,遥远星体发出光线之光谱有所谓“红移”——光谱朝波长较长的红端移动,据此先后提出了宇宙膨胀说及宇宙起源大爆炸说。后者告诉人们:原来大千世界诞生于一百多亿年前,太阳初时是一团灼热的熊熊烈焰。这与盘古的混沌中开天辟地的神话异曲同工。宇宙大爆炸的威武雄壮瑰丽奇美难道比不上区区彩虹?
“巡天归来再赏月,天上一轮才捧出”的玉盘忽然变成了大麻脸,固然令人扫兴;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太空人阿姆斯特朗从登月舱中跨出第一步踏上月球时,他说:“我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每当想起这句名言,心中就涌起一股不可抵制的激情——人类自古梦想登天,如今美梦成真,这一步好大啊!由登天而激发出的灵感难道还不足以补偿失玉盘之憾吗?苏东坡泉下有知,一定会写出更精彩的诗篇,使他的《水调歌头》不致成为千古“绝”唱。
1、对“证明科学的所作所为是焚琴煮鹤”中的“焚琴煮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今文人面对美好的世界吟诗作文,写出极其美妙的作品
B.指责科学只顾自身的发展,不重视保护和发展美的艺术。
C.济慈等诗人墨客强调自己的作品展现了极佳的文学美感。
D.批评科学的发展破坏了艺术美感,糟蹋了古典美。
2、“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东隅”和“桑榆”在文中各有所指,所列材料全部属于“东隅”范围的一项是(3分)
①乘坐俄国太空舱,日绕地球十六圈。 ②从宇宙飞船到太空港,中国航天越飞越高扬。
③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⑤九霄云外处,展开
“太阳镜”。人工可照明,此乃人造月。 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①②⑥
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人类会发现更多具有美感的天文现象,如果苏轼能再世的话,也会以此为题材去写作的。
B.吟咏明月的佳作不仅过去出现,今后也会出现,而且有的会更具科学色彩。
C.随着科学不断发达,新的研究疆域不断开拓,古典美将会逐渐消失,而由现代美所取代。
D.科学与艺术是对立统一的,一个追求真,一个追求美,它们不仅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而且可以渗透和熔铸在一起。
二、(3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记棚民事
〔清〕梅曾亮
余为董文恪公作行状,尽览其奏议。其任安徽巡抚,奏准棚民开山事甚力,大旨言与棚民相告讦者,皆溺于龙脉风水之说,至有以数百亩之山,保一棺之土,弃典礼,荒地利,不可施行。而棚民能攻苦茹淡于丛山峻岭,人迹不可通之地,开种旱谷,以佐稻粱。人无闲民,地无遗利,于策至便,不可禁止,以启事端。余览其说而是之。
及余来宣城,问诸乡人。皆言未开之山,土坚石固,草树茂密,腐叶积数年,可二三寸,每天雨从树至叶,从叶至土石,历石罅滴沥成泉,其下水也缓,又水下而土不随其下。水缓,故低田受之不为灾;而半月不雨,高田犹受其浸溉。今以斤斧童其山,而以锄犁疏其土,一雨未毕,沙石随下,奔流注壑涧中,皆填污不可贮水,毕至洼田中乃止;及洼田竭,而山田之水无继者。是为开不毛之土,而病有谷之田;利无税之佣,而瘠有税之户也。余亦闻其说而是之。
嗟夫!利害之不能两全也久矣。由前之说,可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2010年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人教..
安徽省巢湖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人教版
安徽省无为一中2009-2010学年高二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人..
2010年安徽省皖中地区示范高中联谊会高三联考语文试题 人教课标版..
安徽省阜阳市铁二处学校2009-2010学年度七年级下册语文检测试题 ..
安徽省安徽舒城晓天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
安徽省舒城县第三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语..
安徽省蒙城县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试卷..
2010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仿真试题 人教版
安徽省芜湖市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评价语文试卷 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