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置作文中的亮点
湖北省恩施州教科所 徐延春
一篇成功的作文,总是有与众不同的亮点闪烁其中,下面以2001年、2002年的高考优秀作文为实例,谈谈如何设置作文中的亮点。
一、语言——大珠小珠落玉盘
优美的语言是优秀作文的第一要素,因为无论怎样的新颖之意、独到之识、真挚之情、优美之形,不借助语言,都只是虚幻的影踪、灵动的游鱼,无法成为读者的审美对象。正如巴甫洛夫所言:“鸟的翅膀无论多么完善,如果不依靠空气支持,就不能使鸟体上升。”高考作文对语言的要求,已不再仅仅是规范、连贯、得体(这充其量只能算二类文),而是要讲究深刻、丰富、生动形象、有文采(从2000年起《考试说明》就是这样规定的)。让语言首先成为你的作文的亮点,给读者以“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受,是优秀作文的品质。比如2002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选择中华魂》的语言就很有特色。“乌江旁,战马的悲嘶响彻云霄,你高举长矛,以横扫千钧之势奋力拼杀,江上飘来一只小舟,你没有选择逃亡,而是从容地自刎。”,把细腻的描写放在想象之中,给人以活灵活现的立体形象感,象铁骑驰过大漠,激昂豪放,扣人心弦;“荆轲啊,悲歌已在易水旁响起,你提着樊将军的人头,拿着用地图包裹好的匕首,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刺秦之路。”让语言流动,如长风掠过麦浪,舒卷自如,起伏有致,再现历史场面,在历史的沉重里激起朵朵浪花。思绪撞开历史,形成了一种较为强大的语言流,似江水滔滔一泻千里,给人一种酣畅淋漓之感。再如2001年备受推崇的满分作文《赤免之死》(南京考生),通篇遣用纯熟的古白话,散整错综,明白畅晓,文采飞扬,独树一帜。总之,语言是创新作文的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不可等闲视之。
要拥有优美的语言,就要深入生活,亲近大自然。让学生的心灵,拥有许许多多原汁原味的生活底片,再经过未来生活的不断浸泡、冲刷、烘干,就会创造出丰富而鲜明的语言来。这是直接积累。另一类就是间接积累,通过引导学生广泛的阅读,不断丰富学生的词汇库,加强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也有助于语言的创新。经过学习、吸收、消化后,创造出新的个性化语言,这是语言创新的又一境界。
二、题目——一枝红杏出墙来
标题是作文的“眼睛”,“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好题一半文,传神的标题就像美丽少女那倾心的一笑和迷人的眼波,使读者一见倾心。作文时要充分发挥才智,创造出既“浓眉大眼”又“眉清目秀” 的标题来,为文章增添绚丽的色彩和无穷的魅力。好的题目可以体现以下几种美学特征:①动态美。在标题中恰如其分地冠以动词,使之具有一种力量美,使美的形象和情思更生动,更鲜明,更突出,更有吸引力,从而使标题具有动感。如《抉择》《走出"规则"》《诚信,归来吧》《难舍诚信》《千年一叹》《带着诚信上路》等等,大多是动词、名词或由动词、名词构成的短语,给人一种动感,让读者未见其文,先感觉到“刀光剑影”。②力度美。在标题中,开诚布公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抓住本质,攻其要害,达到一种无以辩驳的力度美。如《选择中华魂》《拷问灵魂》《让爱作主》《诚信不可抛》《诚信,归来吧》《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拒绝谎言》《诚信是金》《请不要忙》《我是谁》《日本,听我对你说》等等都达到了这种效果。力度美,要求作者对事物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客观、正确、辩证、科学地认识事物,并在下文中能够保持和发挥这种力度,使整个文章劲往一处拧,力往一处聚,进而集中 一切力量,直指要害,痛快淋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③含蓄美。所谓含蓄美,就是将丰富生动的内容,以藏而不露,或藏而稍露的方式展示出来,进行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