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260字。含教案和学案。
《越州赵公救灾记》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通过本文所表现的思想
2.了解赵抃在越州救灾的具体做法以及所表现出的特点
3.理解文章叙述和议论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这样安排的作用
二、课时:2
三、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单
一、 作者简介
曾巩(1019~1083) 中国北宋散文家,字子固。南丰(今属江西)人。嘉祐二年(1057)进士,任召编校史馆书籍,官至中书舍人。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欧阳修古文运动的支持者和参与者。主张先道而后文。其文自然淳朴,不甚讲究文采。在八大家中,他是情致较少的一个。他的文章绝少抒情作品,多为议论文和记叙文。他的散文以议论见长,立论精策。其记叙文中偶有写景之作,刻画极工。如《道山亭记》述山川之险,精雕细刻;《墨池记》谈古论今,不无卓见。《宋史•曾巩传》评其文“立言于欧阳修、王安石间,纡徐而不烦,简奥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可谓难矣”。曾巩也能诗。现存诗400余首,大都写得比较质朴,略似其文。他的各体诗中以七绝成就最高,如《西楼》、《城南》、《咏柳》等,精深工密,形象鲜明,称得上宋代近体诗中写景佳作。就“八大家”而论,其诗不如韩、柳、欧、苏和王安石,但胜过苏洵、苏辙。
曾巩著作今存《元丰类稿》50卷,有《四部丛刊》影元本。
二、写作背景
越州,州治在今浙江绍兴县。赵公即赵抃,宋衢州西安人,字阅道。赵抃居官正直无私,弹劾不避权贵。由于他曾任殿中侍御史,所以京师中对他有“铁面御史”之誉。后任右谏议大夫、资政殿大学士,晚年执越州政务,在越州治绩卓著。特别是在熙宁八年、九年吴越饥疫兼作之际,赵抃在救灾中表现出卓越的见识和吏治才能,在朝野中颇负盛名。《宋史•赵抃传》载:“吴越大饥疫,死者过半。抃尽救荒之术,疗病埋死,而生者以全。下令修城,使得食其力。”曾巩曾出任越州通判,也出色地从事过救灾工作。他详录赵抃救灾业绩,以期总结救灾经验,并盛赞赵抃的吏才与吏德,以为后人之鉴。
三、初读课文,完成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僦民使治之者 ( jiù ) 给其食而任以事 (jǐ) 无得闭粜 (tiào)
使籴者 ( dí ) 处疾病之无归者 (chǔ ) 使在处随收瘗之 (yì )
或便宜 (biàn) 民不幸罹旱疫 (lí) 公所拊循 (fǔ)
所以经营绥辑 (suí)(jí) 委曲纤悉(xiān)
盖灾沴之行(lì) 则有间矣(jiàn) 家于衢(qú)
四、再读课文,完成下列加点字的解释
所被者几乡(覆盖) 当廪于官者几人(赈济、供给粮食;名词作动词)
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雇;处) 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多余;簿籍;实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