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7470字。  厦门第一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
  高一语文
  命题教师 戴松宣  审核教师 陈岩立  王思亮  2010.04.28
  (考生注意: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选择题在答题卡上作答,其它全部写在“答题卷”上)
  第Ⅰ卷
  一、积累与运用(36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句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珠玑jǐ    罗绮qí      叠巘yàn     千骑jì
  B.螺髻jì    堪脍kuài    搵泪wèn     乍暖zhà
  C.骤雨zòu   经年jīng    楚天cǔ      那堪nǎ
  D.纶巾lún   樯橹qiáng   华发fà      酹江月lèi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千古风流人物         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B.砯崖转石万壑雷       却坐促弦弦转急
  C.使快弹数曲           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D.凝绝不通声暂歇       如听仙乐耳暂明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整顿衣裳起敛容     B.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C.老大嫁作商人妇     D.只是当时已惘然
  4.下面这首七律的横线上,补入最贴切句子的一项是(    )
  江中看月作[清•袁枚]
  江风送月海门东,人到江心月正中。              ,一船鸡犬欲腾空。
  帆如云气吹将灭,灯近银河色不红。如此宵征信奇绝,三更三点水精宫。
  A.半树佛花香易散      B.万里鱼龙争照影 
  C.二月郊行最有情      D.三千组练挥银刀
  5.阅读下面四首杜牧的诗,填入原诗中合理的一项是(    )
  《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①               ,                  。
  《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②               ,                  。
  《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春尽江南草木凋。③            ,           。
  《叹花》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④               ,                  。
  a.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b.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
  c.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d.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荫子满枝。
  A.①c ②b ③a ④d     B.①b ②c ③a ④d
  C.①c ②a ③d ④b     D.①d ②b ③a ④c
  6.下列各项判断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蜀道难》一文中,连续三次出现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一叹蜀道之高峻,二叹蜀道之险恶,三叹蜀中战祸之烈。每一次感叹都完成了一种韵律的转换,抒情、议论、描写的交替,奠定全诗的咏叹基调。
  B.“千古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一联中的“怨恨”为全诗的主旨,以撩人的琵琶怨曲,烘托了昭君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昭君的同情。这怨曲中有昭君之怨,更有作者之怨。
  C.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主张“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的诗篇
  D.《锦瑟》一诗,紧扣“思华年”展开。诗中回忆了昔日与妻子王氏双栖双飞如庄周化蝶般的美好生活,寄托了自己无限的情思。
  7.下列各项判断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雨霖铃》中有“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看似豪放,实则婉约。作者以实写方式,描绘了眼前千里烟波、低沉暮霭与辽阔楚天,表达自己对前途茫然,不知路在何方的感受,抒发了内心凄婉哀怨的情感。
  B.“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一句道出了作者对英雄时代、英雄人物的向往,而这种向往在年近半百而功业无成的现实面前变得可笑与无奈。
  C.《水龙吟》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一句,作者从视觉与听觉的角度,描绘了西沉的落日与失群的哀雁的悲凉之景。这一景情结合之句颇具的暗示性,作者借此表达对南宋王朝渐衰,英雄孤独落寞的抑郁悲愤之情
  D.《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一句,让人们看到了菊花飘零一地的深秋悲凉之景。然而飘零的何止是菊花,作者以花写人,写尽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