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00字。
《季氏将伐颛臾》导学案
江苏省棠张高级中学tzzxzw2007
教学目标:
1.了解《论语》语录体散文的特点。
2.学习引用名言和运用比喻来增强说服力的特点。
3.理解孔子“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均无贫、安无倾”的政治思想和用仁义教化使“远人”归服的主张。
教学重点和难点:
文言词语的理解归纳及文言句式特点的掌握。积累文言文语言材料,逐步形成一定的语感。
教学安排:1课时
模块一情境引读
一文学文化常识(见《学习指导》120页)
二补充论语名句
1、巧言令色,鲜矣仁!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9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0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3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4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9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0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3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2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三诵读指导
指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以读带讲,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达到整体把握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内容的目的。
A读准正音:颛臾()冉有()社稷() 柙()
虎兕()萧墙()相夫子() 椟()
B读准节奏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C读出感情.如
1).“季氏将伐颛臾”句交代了谈话的背景,要用舒缓的语气读出。
2).“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伐颛臾’”句是弟子冉有、季路将季氏要攻打颛臾的消息,小心翼翼地告诉孔子。读时要注意语音的抑扬顿挫。“有事”二字要轻读。
3).孔子听到“季氏将伐颛臾”的消息后,非常气愤,“求!无乃尔是过与?”句充分表明了这一点。孔子直呼学生冉有之名,语气急促,紧张严肃,不满之情溢于其中,读时一定要注意。紧随其后的反问句,一针见血地指出冉有、季路在这件事上不可推卸的责任,要将严厉之情读出。
4).“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句则是孔子在指责之后义正词严地列出反对讨伐颛臾的理由。读时语速要略快,要读出大义凛然之势。
模块二整体感知
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