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小题,约6130字。

  绝密★启用前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初考试试卷
  初一语文
  分值:150分       卷面分:0/2/4分      时间:120分钟       命题人: 宫纵
  题  号 基  础1—8 文言文
  9—11 现  代  文 作  文22 附 加 题 总  分
  得  分   12—14 15—18 19—21   
  一、基础(32分)
  1.默写(1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2
  (2)山际见来烟,______________。2
  (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2
  (5)默写李白的《峨眉山月歌》。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4分)
  A.并自为其名   莫名其妙    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不知木兰是女郎
  C.赏赐百千强    以强胜弱     D.双兔傍地走        走马观花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3—5题。(10分)
  塑料问世后,即被人们广泛地应用到了几乎所有的lǐnɡ yù (     )。但是,在塑料应用极大地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丰富和改善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塑料不会自行“腐烂”,如果塑料薄膜长期存在于田间,不仅fánɡ’ài (      )耕作,而且破坏土壤自身的水肥及微生物平衡,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为此,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外许多科学家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纷纷投身于“绿色塑料”——可降解塑料的研制。所谓“绿色塑料”,并不是指绿颜色的塑料,但是指能够自行降解和再利用,不会污染环境的塑料。具体地说,就是指在一定使用期限内具有与普通塑料制品同样的功效,而在完成一定的功效后能迅速自行降解,与自然环境同化的一类聚合物。因为它对保护环境具有重大意义,所以被称为“绿色塑料”。
  3、根据拼音写出文段中应该填入的词语。(4分)
  (1)lǐnɡ yù           (2)fánɡ’ài          
  4、画线处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语句写在下面。(2分)
  5、请你结合上文有关知识,向一位正在使用普通塑料袋的人宣传“绿色”塑料袋的特点及使用意义,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4分)
  学校开展“牵手文明、共建和谐”文明礼仪传递活动,你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这项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6—8题:(10分)
  6、请用简略的语言叙写一则你所搜集的文明礼仪历史故事。(3分)
  7、请指出校园内的一种不文明现象,并提出整改措施。(4分)
  ①不文明现象:
  ②整改措施:
  8、请你为黑板报拟写一段话,号召同学们“文明礼仪从我做起”(50字以上)(3分)
  二、阅读(54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②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10、从最后一段的议论看,作者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意在说明什么道理?。(4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