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学生互批作文模式初探
江苏省羊尖高级中学 王志连

一、 课题提出的原因及背景
1. 传统作文批阅是学生写、老师批,延时又耗时,不能及时反馈、交流,时效性差。往往是等到老师将一次作文批好,学生已经淡忘了。
2. 阅读面窄(一人写,一人读),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3. 语文课时紧,必须提高作文写、评时效。
二、 课题实施的意义及达成的目标
1.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学会合理地评价他人。
2.更真切地感受同龄人、同圈子里的人的思想,加强对生活思考的力度。
3.养成高效率的学习习惯,以次培养科学精神。
4. 快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评价能力。
5. 让学生养成说真话、叙真事、抒真情的诚实作文态度。
三、 完成课题的条件分析及策略研究
1.到了高三后,同学们已积累了相当丰厚的语文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鉴赏文章的能力。
2.同学们有欣赏自己同学作文的欲望。
3.教师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批阅方法指导。
4.先行组织策略、分工合作策略、对比评价策略、反馈互动策略。
四、 实施课题的步骤分解及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目标:掌握自批作文的策略
步骤:(1)教师指导方法。
首先,划分好批阅组。
按相邻的四个同学为单位(以前后两排为主),每组选一个作文基础较好的同学为批阅组长,负责督查。
其次,明确要求。
① 组长将本组的作文收齐后与别的组对调。
② 组长负责本组的同学轮流批阅,每人至少批阅四篇。
③ 每次批阅顺序为:查错别字    查病句     结构    主题
④ 统一修改符号,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⑤ 每人至少写两条评语,以肯定为主。在评语后签名。同一篇作文的评语不得重复。组长在名字前打一个“☆”。
(2)过程监控。每次批阅之前,可适当进行审题指导。在学生批阅过程中,教师要临场巡视,及时调控,确保批阅质量。时间一般为30分钟。由组长自行督查本组的批阅。完成后,将本组批阅的好作文打上“☆”推荐上来,教师及时选评,课后将好作文张贴上墙,其余的在教师审阅交流(作者或批阅者)后装订成册,放在教室里供同学翻阅。
补充说明:作文题由教师选定或给定范围。每周一篇。
评估总结: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生对几种常见文体的写作要求已基本掌握,对优劣作文能作出中肯的评价:好的作文,字迹清楚,结构完整,叙事情真意切,生动感人,说理论据充分,条理清楚。差的作文则与此相反。阅读素材也有了一定的积累。同学们参与批阅的热情高涨,对这种开放式的作文学习给与了充分肯定。许多同学原先作文有应付心理,改为同学互批后,每次都能认认真真地写,基本上没有抄袭、宿构之作。放在教室里的作文册过了一段时间后就被翻旧了。有许多同学有这样的认识:以前看人家的优秀作文,总觉得也不过如此,现在看了许多自己同学的作文,才知道我们自己作文的不足。
第二阶段目标:熟练掌握批改、评价的方法,直接反馈自己的写作。
步骤:
(1)教师调控。教师除了监控,可直接参与学生的批阅,进行有目的的个别指导。针对某篇具体的作文,找出其“亮点”,教会学生怎样鉴赏、写评语。或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这样修改,修改前后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2)由批阅组长独立负责整个过程的操作、评判、筛选。教师对各组的批阅情况进行评判,表扬认真、负责的批阅组,将他们的批阅情况公布给其他组学习、借鉴。
第三阶段目标:熟练掌握写作的方法,高效作文。
步骤:
(1) 当场命题。利用两节课连上的时间,教师在上课后给出文题。作文时间50分钟。
(2) 作文完成后,由各批阅组长负责分发、批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