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福建省“四地六校”“华安、连城、永安、漳平一中、龙海二中、泉港一中”六校联考2009-2010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语文试卷
分类:
语文
/
高中试卷
/
高一下学期试卷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451 KB
评级:
时间:
2010/5/26 15:36:09
下载:
本月:2 总计:19
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共21题,约8220字。
“华安、连城、永安、漳平一中,龙海二中,泉港一中”六校联考
2009-2010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第Ⅰ卷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绿色经济是一种新经济,它既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又是人类创造绿色财富的经济。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绿色经济包括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绿色消费。绿色经济以高科技为手段,一方面通过科技力量的巨大作用使高科技的绿色产品极大的占有市场,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主导部分,使广大低收入者能够买得起绿色产品,实现社会公平;另一方面,它又是在自然资源承载能力的范围内,把技术进步限定在有利于人类、有利于人类与大自然相互关系的轨道上,使社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过程不损害环境与人类健康,即按照人类生活或生存的方式来求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绿色经济不仅包括生态文明和循环经济的内容,同时还追求以最小的资源耗费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在绿色、健康的基础上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最大限度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绿色经济以人为本,其主旨是服务于人的需要和发展,它兼顾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当代人利益和子孙后代的利益,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人类利己主义。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生态环境与资源的永久可利用性,而绿色经济始终强调经济发展的生态化,追求的不是简单重视自然资源的价值,而是从动态上强调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永久可利用。
作为一种超越“唯生态主义”的经济,绿色经济不会单纯地用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眼光来看待经济的持续发展,更不会以牺牲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改善来换取生态环境的保护,而是希望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来更好地实现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绿色经济与循环经济不同,二者虽然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循环利用等方面有着共同之处,但绿色经济是以科技手段来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等内容,在动态中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虽然循环经济也强调“以人为本”,但是,循环经济最主要是通过对资源和环境的关注和改善来实现的,它并不具有绿色分配的内容——保证最低收入的人能够购买和消费绿色产品,而绿色经济理论则在强调社会公平方面比循环经济的内容要丰富得多。
1.下列对“绿色经济”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绿色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如何利用高科技手段开发自然资源。
B.绿色经济围绕以最小资源耗费换取最大经济效益这一中心,使人与自然和谐。
C.绿色经济把技术进步规范在一定的轨道上,这与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并不矛盾。
D.绿色经济的突出特征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2.下列表述不符合本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唯生态主义”为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可以牺牲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改善。
B.绿色经济服务于人的需要和发展,并不反对个人利益,它体现的其实是一种高层次的人类利己主义。
C.循环经济主要通过对资源和环境的关注,改善来实现以人为本的追求。
D.作为一种以知识为基础且能创造绿色财富的新经济,绿色经济涵盖并超越了“唯生态主义”和循环经济。
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
A.发展绿色经济意味着即使是最低收入的人也能够购买和消费绿色产品。
B.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道、绿色分配、绿色消费,可求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C.绿色经济既可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又可更好地实现个人利益,实现双赢。
D.绿色经济是一种较理想的经济形态,在社会公平的内容方面比循环经济更全面
二、根据课文内容,完成4―7题。
4.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因遗策(前代的策略) 因利乘便(因为)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懂得)
B.相与为一(一体) 以致天下之士(招纳) 不耻相师(老师)
C.履至尊(登上) 据崤函之固(险固的地势)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
D.追亡逐北(溃败的军队)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揭开) 作《师说》以贻之(赠送)
5.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宽厚而爱人 群聚而笑之
B.以为桂林、象郡 作《师说》以贻之
C.临不测之渊 句读之不知
D.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6.对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是( )
①外连衡而斗诸侯 ②吞二周而亡诸侯 ③却匈奴七百余里 ④小学而大遗 ⑤天下云集响应 ⑥吾师道也 ⑦非有仲尼、墨翟之贤 ⑧序八州而朝同列 ⑨而耻学于师 ⑩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A.①⑤⑥②③④⑨⑦⑩⑧ B.①⑤②③⑧④⑦⑥⑩⑨
C.①⑤②③④⑦⑥⑨⑩⑧ D.①⑤②④⑦③⑧⑥⑩⑨
7.选出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式相同的一项( )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不拘于时,学于余
C.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D.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三、阅读文言文段,回答8-11题。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顔率。顔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
顔率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画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实也,愿大王图之。”齐王大说,发师五万人,使陈臣思将以救周,而秦兵罢
齐将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顔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解之。”顔率至齐,谓齐王曰:“周赖大国之义,得君臣父子相保也,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梁。”顔率曰:“不可。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晖台之下、沙海之上,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对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于叶庭之中,其日久矣。若入楚,鼎必不出。”王曰:“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顔率曰:“弊邑固窃为大王患之。夫鼎者,非效醯壶酱甀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福建省南山中学2010级高考热身考试语文试卷 人教版
福建省三明一中2009-2010学年下学期学段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人教课..
福建省“四地六校”“华安、连城、永安、漳平一中、龙海二中、泉..
福建省莆田一中2009-20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选修二试..
福建省诗山中学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人教..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10年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 人教版
福建省泉州五中2010年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 人教版
2010年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福建省龙岩一中试题 人教版
2010年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福建省福州三中试题 人教版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09-10学年高二(下)半期考语文试题 人教课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