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题,约13530字。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西工大附中第十一次适应性训练
  语  文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对于炎帝、黄帝之间的关系,古书中流行的说法是讲黄帝和炎帝是兄弟两个,都是少典氏之子,如《国语》云:“少典娶有娇氏女,生黄帝、炎帝。”据《史记》记载,黄帝和炎帝在阪泉的郊野曾经先后打了几仗,炎帝被黄帝征服,而后,黄帝又擒杀了叛乱的蚩尤,被诸侯尊奉为天子。但是,据近日的《大公报》和《金陵晚报》报道,南京市六合区文物保管所所长蔡明义称,根据他的研究,黄帝是南京六合人的女婿,而且黄帝和炎帝之间相差11代。
  蔡明义告诉记者,从2001年开始,他就考证黄帝的岳父敕封六合方山的课题,炎帝和黄帝拥有共同的祖先少典,是少典氏部落的人,太昊伏羲氏(伏羲、燧人、神农为远古时期三皇五帝中的三皇)的后代。太昊伏羲氏在距今约6000年前生活于渭水中游的天水(今甘肃省东部)境内,其部落后裔东徙姜水(黄河流域的一条河名)一带定居,并建立政权于古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少典正妃任姒,又名女登,生了炎帝。少典另一子名勗其,勗其的十一世后代即为黄帝轩辕氏。姜雷是炎帝第11世孙。根据典籍记载,公元前2600年左右,姜雷联合轩辕共同打败蚩尤,并且将帝位让给轩辕,使他代替炎帝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正式命名为黄帝。黄帝又委任姜雷为左相,封为六合方山侯,并以地赐姓,从此姜雷更姜姓为方姓,成为方姓始祖。后来,黄帝娶了发明植桑、养蚕、织丝的方雷之女嫘祖为正妃,方雷便成为轩辕黄帝的岳父。因此可以说,炎帝和黄帝之间相差11世。
  记者从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先生处了解到:《史记索隐》对此有很好的考证。其中指出:“少典,是诸侯国号,非人名。……炎、黄二帝虽则相承,但根据《帝王代(世)纪》记载,中间相隔八帝,五百多年,如果少典是他们父名,那么岂不是黄帝经五百多年后取代炎帝成为天子?那他的寿命也太长了!”
  李学勤认为:第一,少典不是个人,而是一个方国部族的称号,炎帝、黄帝都由少典氏衍生分化出来。第二,炎帝、黄帝相隔年代较长,而炎帝早于黄帝,其间共历八世。
  李学勤先生认为,古史传说从伏羲、神农到黄帝,表现了中华文明萌芽发展和形成的过程。《史记》一书沿用《大戴礼记》所收《五帝德》的观点,以黄帝为《五帝本纪》之首,可以说是中华文明形成的一种标志。《本纪》记载的黄帝,尚有部落时代的遗风。而且,以炎黄二帝的传说作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并不是现代人创造的,乃是自古有之的说法。很明显,这指出了炎帝和黄帝兴衰上的先后列序。
  (选自《北京科技报》,有删改)
  1、下列各史料中关于炎、黄二帝的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史记》中记载,黄帝和炎帝曾经打过几仗,黄帝在征服炎帝后,
  又擒杀了叛乱的蚩尤,被诸侯尊奉为天子。
  B.《国语》中有关于炎帝和黄帝的记载,其中讲黄帝和炎帝是兄弟两
  个,都是少典氏之子。
  C.《史记》沿用《五帝德》的观点,以黄帝为《五帝本纪》之首,认
  为黄帝尚有部落时代的遗风,可以说是中华文明形成的一种标志。
  D.根据《史记索隐》考证,少典是诸侯国号,不是人名,更不是炎
  帝、黄帝父亲的名字。
  2、下列关于蔡明义和李学勤观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蔡、李二人都得出了炎黄二帝不是同一时代的结论,他们的研究
  都能从古代典籍中找到根据。
  B.蔡、李二人的研究都彻底推翻了《史记》《国语》中有关炎、黄二
  帝是兄弟关系的记载。
  C.蔡、李二人关于炎、黄二帝的研究结论基本相同,仅有的差别在
  于炎、黄二帝间隔时间的长短不同。
  D.蔡、李二人认为,炎黄二帝不生活在同一时代,有兴衰上的先后
  列序,表现了中华文明发展和形成的过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炎帝、黄帝之间的关系,古籍中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可以肯
  定的是,炎黄二帝都和少典氏部族有渊源。
  B.根据史料记载,黄帝娶方雷的女儿嫘祖为妻,而方雷是炎帝第11
  世孙,可见炎、黄二帝的确不是同一时代的人。
  C.根据李学勤的观点,炎帝、黄帝相隔年代较长,而炎帝早于黄帝,
  因而黄帝取代炎帝成为天子是不可能的。
  D.炎帝和黄帝拥有共同的祖先,都是太昊伏羲氏的后代,可见中华
  文明就是从伏羲氏开始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虞世南,越州余姚人。性沉静寡欲,与兄世基同受学于吴顾野王十余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慕仆射徐陵,陵自以类己,由是有名。陈天嘉中,父荔卒,世南毁不胜丧。文帝高荔行,知二子皆博学,遣使至其家护视,召为建安王法曹参军。陈灭,与世基入隋。世基辞章清劲过世南,而赡博不及也,俱名重当时,故议者方晋二陆[注]。炀帝为晋王,与秦王俊交辟之。大业中,累至秘书郎。炀帝虽爱其才,然疾峭正,弗甚用,为七品十年不徙。世基佞敏得君,日贵盛,妻妾被服拟王者,而世南躬贫约,一不改。宇文化及已弑帝,间杀世基,而世南抱持号诉请代,不能得,自是哀毁骨立。从至聊城,为窦建德所获,署黄门侍郎。秦王灭建德,引为府参军,转记室,迁太子中舍人。王践祚,拜员外散骑侍郎、弘文馆学士。时世南已衰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