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7题,约13580字。  东山二中09-10学年高二(下)第三次月考
  语文检测卷
  命题人:谢细清    审核:陈贵武  2010.06
  说明: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上,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至100分钟时收第一卷答题卷,后50分钟继续完成作文卷。
  一、诗文默写(共9分)
  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9分)
  (1)寻声暗问弹者谁?                                  。(《琵琶行》)
  (2)                                  ,秋月春风等闲度。(《琵琶行》)
  (3)故垒西边,人道是,                       。(《念奴娇•赤壁怀古》)
  (4)想当年,金戈铁马,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引以为流觞曲水,                                。(《兰亭集序》)
  (6)                                  ,俯察品类之盛。(《兰亭集序》)
  (7)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滕王阁序》)
  (8)祖母刘,悯臣孤弱,                        。(《陈情表》)
  (9)             ,             ;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二、古代诗文阅读(21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2—5题。
  周维城传
  清•张惠言
  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候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恽候奉调,余去富阳。富阳高傅占,君子人也,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周丰,字维城,其先绍兴人也,有资。父曰重章,火灾荡其家,流寓富阳。重章富家子,骤贫,抑郁无聊,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丰为儿时,当天寒,父中夜自外归,又无所食,辄引父足怀中以卧。十余岁,父既卒,学贾。晨有老人过肆,与之语,奇之,立许字以女。女,李氏也。丰事母,起坐行步,尝先得其所欲,饮食必亲视,然后进。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去少顷,即又至。母不觉其烦,李氏女又能顺之。母脱有不当意,或端坐不语,丰大惧,皇皇然若无所容。视母颜色怡,乃大喜,又久之,然后退。其寝将寐,必呼阿母;将寤,又如之,殆不自觉也。
  丰于乡里能行其德,有长者行。尝与同贾者将归,丰既资之。已而或检其装,有丰肆中物,以告丰。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其来待之如初。
  高傅占言曰:富阳人多称丰能施与好人,然丰尝曰:“吾愧吴翁、焦翁。”吴翁者,徽州人,贾于富阳,每岁尽,夜怀金走里巷,见贫家,默置其户门中,不使知也。焦翁者,江宁人,挟三百金之富阳贾。时江水暴发,焦急呼渔者,拯一人者与一金。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之(指洪水)息也,资遣之归。三百金立罄。二人者,今以问富阳人,不能知也。丰又尝言:“吾生平感妇翁知我。”呜呼,市巷中固不乏士哉!
  (节选自《茗柯文二编》卷下)
  【注】肆:店铺。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未及属稿,而恽候奉调   属:写      B.母脱有不当意     脱:如果
  C.又如之,殆不自觉也     殆:危险    D.三百金立罄       罄:用尽
  3.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周维城“高尚品德”的一组是(3分)(    )
  ①父中夜自外归,又无所食,辄引父足怀中以卧       ②十余岁,父既卒,学贾
  ③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                 ④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
  ⑤富阳人多称丰能施与好人             ⑥夜怀金走里巷,见贫家,嘿置其户中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从高傅占处听到了周维城的故事,就打算写下来,是为了留给以后修撰富阳县县志的人看。
  B.周维城非常孝顺,看到他的母亲不如意,或者坐着不说话,他就十分害怕;看到他的母亲脸色和悦,他就非常高兴。
  C.文章末了由周维城之口引出吴翁、焦翁两位高士的故事,与传主形成对比,是为了突出两位高士的高尚人品。
  D.本文选例不多,但寓意深刻;结构精巧,详略得当;遣词造句贴切传神,是一篇优秀的人物传记散文
  5.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已而或检其装,有丰肆中物,以告丰。(3分)
  译:                                                                          
  (2)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之息也,资遣之
  译:                                                                          
  (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采桑女
  唐•唐彦谦
  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清晨采桑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
  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
  【注】初眠:蚕虫蜕皮期间不食不动称“眠”,七日一眠,经过四眠,才吐丝结茧。到唐末,朝廷财政入不敷出,统治者就加紧掠夺,官府把本应在夏季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