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69500字。  江西省新余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
  命题:张霞   钟冰        校对:张浩  陈亮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词,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扁舟(piān)   曾谙(yīn)        垓下(gāi)   勾当(gōng)
  B.剽悍(biāo)   创伤 (chuāng)  肯綮(qìng)   腕力(wǎn)
  C.刈旗(yì)    水涡(wā)       刨床(páo)   麾下(huī)
  D.葭苇(jiā)    王翳(yì)        殷勤(yīn)   泾渭(jīng)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美国微软集团败诉,国际金融机构迅速作出_______,比尔•盖茨一度陷入困境。
  (2)前不久这里曾山洪_______,致使公路堵塞,桥梁冲垮,交通瘫痪。
  (3)专家学者呼吁政府与企业应尽快______和掌握WTO规则。
  A.反映  爆发   熟悉           B.反应  爆发  熟习
  C.反应  暴发   熟悉           D.反映  暴发  熟习[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那本介绍学习方法的书出版后,受到中小学生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一时洛阳纸贵。
  B.我们提倡韦编三绝的读书精神,更提倡学以致用,以期创新人才的大量出现。
  C.报纸的编辑说:为了方便人们按图索骥,不遗漏每一个精彩的瞬间,报纸特别登出了选手们进行比赛的时间。
  D.自小弟弟出生后,婷婷便不再是爷爷奶奶的掌上明珠。待遇的变化使她产生一种“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的自卑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尽管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水平仍然靠后,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较大,就业压力沉重。
  B.“低碳生活”向人类提出的是前所未有的问题,没有现成的经验、理论与选择模式,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创新,创新我们的生活模式,以保护地球、造福人类的宗旨。
  C.去年针对“三农”问题,全国政协组织专题调研组分赴黑龙江、湖北、吉林、江西、安徽等地,与全国13个产粮大省政协联合调研,提出了关于稳定粮食生产、拉动农村消费、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
  D.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在“第四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上透露,我国将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水污染治理项目的信贷支持,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的收费,以保障城市用水安全。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几年来,中国军队——尤其是海军——实力增长迅猛,某些国家有必要为此而担心吗?关注中国是必要的,但不该歇斯底里地对中国感到恐慌。
  B.一项民调显示,美国人中有三分之二的人对联邦政府的工作方式感到“不满”,或者干脆感到“愤怒”。民众估算,他们上缴华盛顿的每一美元税平均有53美分“被浪费”。
  C.中国政府发布报告说,去年12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屋销售价格(包括新房和二手房)同比上扬7.8%。
  D.一位教育专家曾精辟地指出:孩子的一切问题,根子在成年人身上。解铃还须系铃人,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也就是需要成年人作出样子。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
  保持文化的定力
  经济全球化的同时,文化交融的步伐也在加快。但由于族群、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的诸多差异,国家族群间文化交融的状况极不均衡。发展中国家迫切希望公平参与全球文化交流进程,在世界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但急切心愿的背后,也特别易于出现不顾客观实际渴望强国认可、且以他人标准为准则的文化焦虑症候。
  在以发达国家利益为主导的全球化规则面前,实现族群完全平等的文化交流只是善良愿望。不顾客观实际以他人标准为规范的盲目操作,对发展中国家文化而言弊多利少。如诺贝尔文学奖常会引发关于评审公允的诘问,个中总不免存有几分“诺贝尔情结”的醋意心理。然而,只要认识到西方文化至上和对非西方文学潜意识偏颇的评判心理,心态就会平和。这个奖项或许只代表西方文化的权威,对判断中国文学水准的高下也没更大的意义。又如,近些年总有人用走进维也纳金色大厅作为“走向世界”的标志,其实靠人情和赠票换来的上座率,只会给人留下推销低档货色的印象。这种依托他人认可的 动机和行为,恰恰是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在对外文化交往中,保持足够的文化定力,显得格外重要。
  保持文化的定力,需要心无旁骛地建设自己的民族文化。作为有着五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