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230字。

  《书愤》与《蜀相》的比较教案
  背诵《蜀相》
  运用【板】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对《书愤》和《蜀相》两首作品进行比较
  书  愤
  一、知人论世
  (知人)[投]作者介绍: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少年时陆游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他一贯坚持抗金主张,怀着 “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平定)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   
  嘉定二年(1210),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 (示儿)
  [投]陆游的诗今存9300首。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60年来万首诗”,陆诗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这首诗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论世)[投] 
  (结合书下注释1)谈谈此作是诗人在何时、何地、何种境遇下所作?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一,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于是,诗人悲愤之情便喷薄而出。
  [投] 看题目,何意?     书:写        愤:悲愤、抑郁 
  [投] “书愤”者,抒发胸中抑郁、悲愤之情也。
  陆游的抑郁、悲愤从何来? 诗中的哪写地方能体现陆游的抑郁、悲愤之情? 
  1、带着问题,结合书下注释初读作品。
  2、齐读课文 全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抑郁,悲愤(题目)
  3、想像作者的人生境遇,带着作者想要抒发的悲愤之情再读课文。
  此时你的心中有了作者的形象了吗?
  4、跟读
  现在就来共同探讨一下,诗中的哪些地方能体现陆游的抑郁、悲愤之情。 
  二、解读文辞,揣摩情意 
  给同学们补冲几个注释,有助于大家理解诗歌。
  1、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诗歌的倒装性)
  这一联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
  这里暗示了诗人什么样的愿望? 欲图收复失地。
  这里能体现陆游的抑郁、悲愤之情吗? 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