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470个字。
人教版八上《芦花荡》课堂实录
执教者:宁波中学徐赛儿
执教班级:兴宁中学101班
一、 导入:
(课前欣赏电影片段。)
师:大家知道这部电影的名字吗?
生:(异口同声)《小兵张嘎》。
师:知道这个小兵张嘎的故事发生在我国哪个省吗?
生:白洋淀。
师:这位同学真不错,知道影片中生长着大片芦苇和荷花的地方叫白洋淀。但是白洋淀是省份吗?
生:河北省。
二、介绍白洋淀:
师:(多媒体介绍“白洋淀”,附图片。)在河北省冀中平原的北部,有一个被称为“华北明珠”的白洋淀。请同学们齐读下列有关白洋淀介绍的文字。
生:白洋淀占地四十多万亩,整个白洋淀被39个村落、3700多条沟壕、12万亩芦苇荡分成了143个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淀泊。这里水光天色,四季竞秀,遍淀芦苇,漫天芦花,云雾低绕,淀水清澈。
三、概述故事:
师:今天,咱们要讲的就是发生在白洋淀的一个故事——《芦花荡》。大家知道“芦花荡”的意思吗?
生:长满芦花的荡。
师:“荡”是什么?
生:湖泊。
师:对,“芦花荡”的意思是生长大片芦苇的浅水湖。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孙犁(板书课题和作者)。
师:下面,我请大家结合文章的内容,完成下面一个填空(多媒体出示)。先给大家几秒钟时间快速浏览,然后齐读填空,看看有没有同学滥竽充数的。
生:(齐读填空)事情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们的队伍驻扎在苇塘里,里外交通、运送粮草、护送干部全靠一个近六十岁的不带枪的非常自信的老头子。一次,他护送大菱、二菱进苇塘,被鬼子发现,大菱受了伤,他觉得特别愧疚,并发誓要报仇。第二天,他用莲蓬诱敌进入他的埋伏圈,用锋利的钩子钩住鬼子并用竹篙痛打,消灭了十几个鬼子。
四、初步感知:
师:看来,大家对这则故事的主要情节都非常熟悉了,上面这个填空是有关课文内容的,接下来的这个填空是要结合你自己的阅读感受的:
(多媒体出示):初读《芦花荡》,我觉得这篇文章真。(用一个字填空)
生:爽(多数)、美(少数)、好(个别)、妙(个别)
师:好,那咱们就选择“爽”。(板书“爽”)
五、一字品文:
师:接下去,让我们一字品文,探究本文这“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先找出大的方面,然后再从文中找出你的证据来?下面,请你们沉入文本,快速浏览课文两分钟。
师:(边巡视边提示)小说是用文字塑造的艺术,所以,我们在欣赏“美”的时候,还是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分析。
(两分钟后)
师:好,大家应该有很多话想说了吧?
生1:老师,我觉得这个老头子挺爽的,你看他的话: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个老头子做事特别爽,也很自信。
师:从他的话中分析出了这是一个自信的老头子。好。
生2:我觉得这位老头子过于自信了。
师:何以见得?
生2:因为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自信过了头,大菱受伤了。
师:(板书:人物:过于自信)很好,老头子还有什么性格特点呢?
生3:他的自尊也过了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