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8030字。  蚌埠铁中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第Ⅰ卷   (共39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 招徕(lái)    商埠(fù)      挑剔 (tī)     飞来横祸(héng)
  B、 载体(zăi)    靓(jìng)妆   引擎(qíng)      恒河沙数(shǔ)
  C、 强劲(jìng)  生肖(xiào)   煊赫(xuān )    称(chèn)心如意
  D、 剽悍(biāo)  宽宥(yòu)    蜷曲(juǎn)     量体裁衣(liàng)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聘任    名信片    纷至沓来    当仁不让
  B.呕气    滞纳金    励精图治    掎角之势
  C.偏颇    倒计时    责无旁代    投鼠忌器
  D.青睐    度假村    居安思危    谈笑风生
  3.选出下面对诗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    )
  A.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B.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C.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D.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4.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这种创造性的艺术作品,充分反映了战国时期劳动人民炉火纯青的聪明才智。
  B.美国不会让任何一个国家强大起来和他分庭抗礼,包扩日本在内的“盟友”们。
  C.有一种力量,可以使人世间所有的烦恼涣然冰释,这,就是微笑的力量。
  D.十八岁,花样年华,众多的莘莘学子,满怀憧憬地徜徉在大学的校园里。
  5.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我本想这次能在家乡同你见面,回家后才知道由于你正忙着搞科研,不回来了。
  B.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C.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D.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第二代无绳电话采用了数字技术,主要有泛欧数字无绳电话、个人便携式电话、个人接入通信系统……等,具有双向互呼和越区切换性能。
  B.10月17日,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长达24年的作家巴金辞世,享年101岁,新华社电讯说,“他的去世,是中国文学一个世纪的结束”。
  C.是否引导学生攻读原著?是当前大学人文基础学科(文、史、哲)教育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D.希腊政府宣布了奥运场馆利用的三项原则:第一,决不出售任何场馆,保持场馆的国有性。第二,注重场馆的社会价值。第三,政府决不让百姓承担维护费。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中国建筑的特征》节选,完成7~9题。
  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作点缀装饰用的。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运用这“文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汇”构成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
  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