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84120字。包括每课的讲练、以及单元试卷和期末试卷,内容丰富。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读讲练
  文华中学  钟文
  1 诗两首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嘶哑(sīyǎ):声音沙哑。
  窄窄(zhǎi):横的距离小。
  腐烂(fǔ):有机体由于微生物的滋生而破坏。这里指腐败。
  2.作家作品
  艾青(1910—1996),现、当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代表诗集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阳》《旷野》《火把》《黎明的通知》《雷地钻》等9部诗集。诗作倾诉着民族的苦难,歌颂了祖国,渗透着时代气息,诗风沉雄,情调忧郁,笔触雄浑,气势壮阔,情调奋发昂扬。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1928年出生于南京,1950年去台湾。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是他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
  3.背景链接
  《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乡愁》写于1972年。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乡  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2我用残损的手掌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残损:未被消除而受到破坏。
  锦幛(zhàng):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
  荇藻(xìngzǎo):多年生草本植物,浮在水面。
  彻骨:透到骨头里,比喻程度很深。
  蓬蒿(pénghāo):飞蓬和蒿子,借指野草。
  蘸着(zhàn):在液体、粉末或糊状的东西里沾一下就拿出来。
  蝼蚁(lóu):蝼蛄和蚂蚁,用来代替微小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2.作家作品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人。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后曾被捕入狱,受伤致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
  3.背景链接
  1942年,诗人戴望舒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但始终没有屈服。《我用残损的手掌》就作于那个时候。这首诗,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母亲的歌。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垠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
  本诗以“残损的手掌”为意象,通过“抚摸”与感受,运用对比的手法,展现了沦陷区的凄惨景象和解放区的繁荣,表达了诗人对解放区的深情向往,对祖国未来的热切盼望,抒发了对祖国的深沉挚爱之情。
  二、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虽然自己的手掌已经“残损”,却仍要摸索祖国“广大的土地”,触到的只是“血和灰”,从而感觉到祖国笼罩在苦难深重的“阴暗”之中。
  第二部分写诗人的手终于摸到了“那辽远的一角”,即“依然完整”,没有为侵略者所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