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五 古代寓言二则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了解古代文化的兴趣。
2、理解两则寓言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3、掌握文言文学习的一般方法。
教学设想:
本课是两篇寓意深刻的小短文,学习时不宜在翻译上浪费太多的功夫,而要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领悟作品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郑人买履》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回忆一下,小学里接触过哪些寓言故事,谁愿意给同学们讲一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过时空的隧道,回到二千多年前的战国,去看一看在那儿发生的一个与鞋子有关的故事——郑人买履。
二、简介韩非: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出身于韩国贵族,《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他“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他和秦相李斯都是学者赵国人荀卿的学生,而李斯自以为不如韩非。韩非见韩国国势日益削弱,曾上书韩王,建议变法,主张修明法制,富国强兵,求人任贤,但未被采纳。他观察过去政治的得失变化,著为《孤愤》《五蠹》《内外储说》《说林》《说难》等十万余言。秦始皇见此书后十分欣赏,于是急忙派兵攻打韩国。韩王即遣韩非出使秦国。韩非尚未得到信任重用,就遭李斯、姚贾的嫉妒谗毁,后被李斯毒死在狱中。
《韩非子》是法家的重要著作,也是先秦理论散文集大成者的著儿。全书55篇,约十万多字,绝大部分属于论辩文,他善于用小故事讲大道理,书中许多生动的寓言故事,如郑人买履、扁鹊治病、滥竽充数、买椟还珠、郢书燕说、自相矛盾、守株待兔等广泛流传,深受人们的喜爱。
三、指名朗读:
1、读准字音。    2、读对句读。     3、读懂大意。
四、复述课文,其他同学围绕下列几个方面进行点评:
1、起因:想买鞋,量好脚做好尺码,但出门时却记在了家中。
2、经过:去集市上发现忘记带尺码了,于是回家去取。
3、结果:取来了尺码,集市却散了,没买到鞋。
五、练习: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检查复述时语言表述是否完全正确。
1、度:
(1)先自度其足(duó,量长短。) 
(2)吾忘持度(dù,指量好的尺码。)
2、之:
(1)而置之其坐(指量好的尺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