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580字。

  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课教案
  一、明确目标:
  (一)复习目标:
  1、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2)掌握读音和意义。
  2、能力目标:1)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入品味诗文中的优美意境。
  2)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3、情感目标:感受祖国山川的壮美雄奇、清幽秀丽,从而培养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二)复习重点: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诗文的能力。
  (三)复习难点:积累文言词语,掌握读音和意义,品味诗文中的优美意境。
  二、知识梳理:
  (一)文学常识:
  1、郦道元,_______(朝代),________家。撰《________》,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_______著作,三峡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总称。
  2、《答谢中书书》作者          ,字        ,号          ,著有《             》,               人(朝代)。      
  3、《记承天寺夜游》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和父亲_____、弟弟__________同列于“唐宋八大家”,合称“___________”。
  4、《观潮》的作者是          ,字        ,         人(朝代)。
  5、《湖心亭看雪》的作者是          ,字        ,号         ,          人(朝代)。作品有《        》、《        》等。
  (二)重点字词解释:
  1、实词:略无   亭午   夜分   曦   襄   沿   溯   疾   绝巘   飞漱   清   荣   峻   茂   属引   属   引   五色交辉   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与其奇者   月色入户   念   相与   中庭   空明   但少闲人   既望   方其远出海门  仅如银线   际天   艨艟   倏尔   略不   舸   随波而逝   溯迎   出没   江干   倍穹   僦赁   不容间也  挐   沆砀   上下一白   焉得更有此人   三大白  
  2、通假字:略无阙处
  3、词类活用:乘奔   披发文身
  (三)重点句子翻译: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
  6、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7、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8、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重岩叠嶂:
  9、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0、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1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3、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14、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15、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16、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17、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18、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19、人物略不相睹:
  20、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21、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2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4、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5、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6、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四)内容理解:
  1、《三峡》中作者描写了三峡哪几个方面的自然景观,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主要写了三峡的山、水两个方面的自然景观,抒发了作者对三峡之美无尽赞叹。)
  2、为什么作者写水不按照春夏秋冬四季更替的顺序写?(因三峡的水最具特色,而水又以夏水为盛。 )
  3、《早发白帝城》与《三峡》都描绘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是游记散文,试找出诗句与课文中相对应的、写相同景致的句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