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930字。

  以《心声》为例谈细化解读课标的过程和方法
  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
  我是一八联合国际学校的雷炀,很高兴参加这次说课活动,这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深切盼望各位老师对我的说课内容提出宝贵意见,以期共同探讨细化解读课标的过程和方法。
  今天我要解读的是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心声》一文,我将按照要求从确定目标、落实目标、检测目标三个方面、来说自己对本课课程目标的细化解读。
  一、确定目标
  1、 课标的摘引: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教育要让学生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能较熟练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了解描写这一表达方式”;“欣赏文学作品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
  在这些课标理念的指引下,我分析分解课标从而更好的指导学生学习。
  2、 课标的分析分解:我将从字、句、篇着手逐步分解课标要求。
  能够正确朗读的前提是对文章中生字词的正确识记,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能够自觉借助工具书标音、注义,至少识记10个字词。
  课标中明确要培养整体把握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指导学生学会筛选信息,找出关键要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对于《心声》这样的长篇文章而言,还要学会速读,略读和浏览,抓住六要素来概括文章。
  《心声》选在九上第三单元,这个单元选编的主要是写少年生活的小说。人物形象是小说的精髓所在,学习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自然就成为了本课学习目标的重点。课文中以大量的心理描写为主,学生可以通过寻找心理描写的句子,感受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来更好的总结人物的性格特点。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明白“一枝一叶总关情”,人物的言行举止都是其真实性情的表现。此时再引导学生在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性格,这既是对描写这一表达方式的学习,也是品味语言的具体过程。这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小说塑造典型人物,其根本目的是要借此反映社会现实。我们分析人物的目的仍在于找到作品与现实的结合点,这样我们才能、明白作品的内涵,弄清写作的目的,真正理解文章的主题。当然,这也是本课的学习难点。
  学习文学作品最终是为了获得有益的人生启迪,这需要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的思考。学生可以自由讨论,各抒己见,站在不同的角度谈谈学习后的感受。
  以上所述是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这一思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结合初三学生的年龄特点,联系其已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分析分解课标要求的过程。我也由此确定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 确定学习目标:
  ① 朗读课文,划出生词,借助工具书标音,注义,至少识记10个生字词。
  ②听读课文,筛选主要信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③找出文中表现人物心理活动、性格特点的句子,带着感情再读。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总结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