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890字。  《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课文鉴赏
  陈爱娟
  【文意鉴赏】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凭借如画江山和逸怀浩气,在缅怀英雄中怀人思己,在举首高歌中追求豪放洒脱,利用自己擅长的诗词为我们展现出一幅高远的气象,开拓出一片宏阔的境界,表现出一种旷达的风格。
  他先借助大江道出一个永恒的哲理:英雄总会被时间所埋没。接着整体描写赤壁的雄伟景象。大江、乱石、惊涛、雪浪,辅以“去”、“淘”、“穿”、“拍”、“卷”等动作,给人绘出一幅宏阔辽远的图景!图景后面,苏东坡以他习用的理性语言,告诉人们“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流逝的永远是历史上的风流人物,卷走的永远是战场上的英雄豪杰。
  眼前之景不由令人回想起与之相关的曾经叱咤风云的周瑜,雄姿英发的他,在战争中潇洒镇定的指挥,赢来的是如意中敌军的破灭。惜乎,一切已成过去,神游之后,只能慨叹自己的“多情”,洒酒祭江权当解脱吧!旷达情怀可见一斑。(稍浅,需点明主旨如:哀叹自己华发已生而一事无成,慨叹人生如梦,须达观豁达为人处世。)
  永遇乐  京口固亭怀古
  辛弃疾借助登临小亭,凭高望远,也抚今追昔,却在感叹报国无门中抒发他习惯性的沉郁忧伤。
  辛弃疾不习惯浓墨重彩的描绘,他只想发感慨。因此,一开篇,即以伤感的笔调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历史的风雨肯定会吹打走曾经的辉煌和繁华。紧接着,以粗线条的形式,简要勾勒刘裕当年的居处:草树下、巷陌中。告诉人们:伟人也曾平凡过。这位来自“民间”的皇帝,做出的业绩竟然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词的上片歌孙权,颂刘裕,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然而,子未承父,好大喜功的刘义隆,轻率北伐的结果换来了“赢得仓皇北顾”的悲惨局面!用典以讽今,意在传达当时韩侂胄没有做好准备就轻率北伐的担心,于是借历史教训提出警告,从中流露出自己未能为国尽力的遗憾。转而,作者将视线移到自己身上,至今依然记得“烽炎扬州路”,大志尚存而报国无门。麻木的人们不问场地的历史却关心鬼神的佑护,更令人心痛。有谁来问问英雄是否尚存报国志呢?
  【文旨纲要】
  念奴娇  赤壁怀古
  1、释题:题目采用词牌+地点名+怀古的形式。“念奴娇”的词牌宜于抒写豪迈感情。
  2、主旨:意在唤起读者对深邃无 比的历史的沉思,唤起读者对人生的无限感慨和思索。
  3、特色:被称为“千古绝唱”。它时贯古今,地跨万里,感慨万千,雄浑苍凉,大气磅礴,昂扬郁勃。 
  4、文评: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称其“语意高妙,真古今绝唱”。
  永遇乐  京口固亭怀古
  1、释题:题也采用词牌+地点名+怀古的形式。“永遇乐”的词牌宜于抒写豪迈感情。
  2、主旨:于怀古之中寄寓着对国事的忧虑和对自己遭遇的感慨。
  3、特色:或征引历史教训,或借古事进行类比,从中尽抒自己感慨。题为怀古,意在伤今,怀古伤今以词论政是本词作的最大特色。
  4、文评:明代杨慎在《词品》中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
  【金章玉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句旨:时间永远流驶,历史总会会洗涤净“风流人物”的光辉业绩。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句旨:物是人非事事休。江山再怎么美,也留不住豪杰生命的消逝,每个生命只是历史长河中的匆匆过客而已。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句旨:“夫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此处用以作形象的描绘,刻画出了周瑜的风发意气。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句旨:未曾亲见历史,只能心神向往。牵挂历史人物意在传承人物精神。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句旨:英雄本平凡。含蓄告诫世人:勿用势利的眼光看人,一个人的潜能是无法估量的,其发展前途谁都无法预测。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句旨:以廉颇自比,道出自己老当益壮的决心尚在,但境遇却远不能与廉颇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