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互动,自有文思心中来
——浅谈作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临海市第六中学 金士卫
一、作文教学与师生互动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听、说、读能力的融会贯通,又是一种综合性的创造性训练;既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又是学生语文能力提升的有效手段。作文教学成功与否既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及习作水平的高低,也影响着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特殊作用。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学提出独到的见解,即“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现代教学论也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即相互之间交流、沟通及共同发展。没有互动,没有交往,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因此构建新型的师生互动的教学关系,注重创造民主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自主性成为我们课改的重要任务之一。
纵观我们的作文教学现状,存在一个主要矛盾,那就是过分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忽视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的主导角色与学生的主体角色产生错位,脱节,动机与效果达不到统一,教师的指导单一,保守,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机械的反应。从而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独立创造性的发挥,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形成学生只会亦步亦趋的遵从某些传统的固定的章法,缺乏多层面,有深度的思考,使学生逐渐失去写作的兴趣,更甚而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只有在“教学做合一”原则指导下“真做”、“实学“,才能真正找到省时有效的教学新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文教学才有新的生机,才有美文的产生。只有在作文教学中打破定式,让学生也参与到“教”的活动中来。让教学活动“动起来”,师生互为补充,我们的作文教学才会真正地走进学生心中,起到语文学习中的作用。
二、作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途径
罗杰斯在《教育心理学》中说道: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与心理的自由。这句话给我的感触很大:一个人只有在心理上完全感到安全、完全自由时,他才可能进行创造性思维。在近几年来的教育改革中,我们越来越重视这一点,真切地认识到学生应该是每一节课的主人。也只有强调、重视这一理念,才能真正地实现上面谈到的心理的安全和自由,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积极发展。北师大教授刘锡庆指出:作文教学的目的何在?在于解放人的精神和心灵,把作文主体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即鲜活的强悍的“生命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我们注重释放的结果,但我们更应该重视释放的过程。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师生应该处于一个和谐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师生之间一个进行心灵上的沟通与对话。教师既是一个主导者,也是一个示范者;学生既是一个接受者,也是一个实践者。在整个作文教学过程中,师生一个是互动的,平等的。
根据多年的作文教学经验,我认为师生互动有以下几种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