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530字。
毛泽东词二首
教学目的: 
1、 了解时代背景,理解诗歌思想内容,弄清词的思路,掌握词中涉及道德词语、典故、神话的含义及表达作用。 
2、 通过高度凝练的语言理解诗人塑造的艺术形象以及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 
3、 通过分析和鉴赏,理解诗词中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联想与想像在鉴赏中的重要性。 
4、 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变革社会、改造自然的雄心壮志。 
3、掌握本诗,感受毛泽东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教育学生要胸怀祖国。 
教学重点: 
1、 体会词的意境、品味词的豪放风格。 
2、 把握词的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欣赏诗词的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沁园春 • 长沙 
毛泽东 
一、导入: 
毛泽东一生酷爱古典诗词,毛泽东生前认真批注、圈画过的诗词总计在1590首以上,一般性翻阅、欣赏的至少在2000首以上,凭记忆手书的有117首,毛泽东不仅鉴赏古诗词,而且也挥笔创作多首诗词,并自成一家。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就登高必赋,临水必吟,但时代、地位、心情各不相同,因而也留下了不同的诗篇。我们今天来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体会这位伟人青年时代的宏大胸襟和抱负。 
二、学生朗读课文 
三、分析鉴赏 
诗歌的特点: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厚的抒情性、和谐的音乐性。 
鉴赏诗歌的方法:知人论世、把握特点、捕捉意象、入景入情。 
1、《沁园春•长沙》这首词写于1925年,当时毛泽东32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当时军阀赵恒惕正在通缉毛泽东,诗人身处险境却能“独立寒秋”,坦荡从容。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 
这是柳宗元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身处逆境时写的一首诗,表露了诗人与恶势力决不妥协的心志。柳宗元是“独钓寒江”,毛泽东是“独立寒秋”,意境何其相似。当然,封建士大夫与革命伟人的胸襟又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2、一个“看”字,一直管到哪里?这里诗人都看到了哪些秋景? 
——“万里霜天竞自由”。共有七句。“看”是领字,要稍顿,以下几句要读得抑扬顿挫,充满兴奋喜悦之情。最后一句“万类霜天竞自由”是哲理性的概括,要有彻悟、慨叹之意。| 
3、 学生齐读这七句,看视角变化和写景顺序有何特色?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放眼望去(远眺)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收回(近观) 
鹰击长空     ――仰视(高景) 
鱼翔浅底     ――俯察(低景) 
请同学设身处地地体会诗人“独立橘子洲头”饱览大好秋色时的情景,把观赏这些秋景时的神情、动作连起来表演一下 
4、 捕捉意象 
a、勾勒形态:群山、层林、江水、船只、雄鹰、游鱼……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