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课时,约3700字。
毛泽东词二首
岳阳市岳化一中   陈立军
教学目的:
1、了解时代背景,理解诗歌思想内容;
2、理解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
3、学习本文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沁园春·长沙》:
一、导入:
凡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更有坚韧不拔之志。周恩来曾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孙中山曾胸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壮志,鲁迅先生也曾写下“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一代伟人毛泽东更立下了“改造中国”的伟大理想。他的词《沁园春·长沙》,就正表现了他“改造中国”的豪迈之气,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整体把握
1、分男女生齐读。思考:上下阙分别写了什么?
2、明确:上阙写眼前景;下阙忆过去事。
三、学习上阙:(上阙写眼前景,是怎样写景的?)
1、析前面三句。
作者是否交代了他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观赏什么景色?交代了,是哪几句?对,这三句交代了作者在深秋时节,独立橘子洲头,观赏湘江美景。
2、齐读写秋景的句子。哪些句子又具体描绘了湘江美景?请齐读,读到哪一句不是写景了,你就打住。
3、析“看”
如果把这些句子比作雁群,这其中就有一个字是领头雁,哪个字?
4、自由读。一个“看”字,领起七个短句,是——领字。“看”的含义可丰富了,单从看的角度来说,就有左看右看、上看下看、远看近看等等。请大家配上动作,自由读这七个短句。
6、怎样写景。A、视角的变化。
大家在这一俯一仰之中应该体会到了作者写景时视角的变化,视角是怎样变化的?远看……近看……最后总起来说:“万类霜天竞自由”。
B、先分后总。(所以还可以看出,诗人写景是先分写,后——总写)
C、表演。
D、体会用词的精炼。有人把诗歌中用得巧妙的字词比作语言的钻石,这些句子中还有像“染”字一样的“钻石”吗?
这么多钻石,都好在哪里呢?请把它的妙处跟你旁边的同学说说。“争”字好在哪里?活现出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给碧绿的江面增加了昂扬奋进的气氛。“击”字?写出了雄鹰的矫健勇猛。“翔”字?写出了鱼儿的自由自在,轻松活泼。一个“遍”字写出了枫色之(用一个字表达)广,“尽”写出了范围之大,“透”写出了江水之清,还有一颗好钻石——"竞",既写出了红绿争辉,船只争流,鹰鱼争乐的景象,又对前面所写之景作了意味深长的概括。锤炼之妙,令人拍案叫绝。
7、想象美景,看幻灯片,再概括其感觉。(生机勃勃、乐观向上……)
8、对照中品味情感。
其实,写秋景给人以这种感觉的并不多。“自古文人悲秋客”,文人墨客们一到秋天,心里就犯——愁。秋的诗词也俯拾即是,大家是否也捡到了一两句?
9、看杜甫《登高》诗的前四句,借用李清照的一句词来表达就是:“怎一个——愁字了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