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710个字。
分为四个部分,包括目标引路、课前预习、课中探究、课后巩固,既注重双基,又突出能力。
第23课   毛泽东词二首——毛泽东 
宜都市陆城二中   王宏春  443300
一、目标引路
知识与能力:
1、准确把握词中写景、议论和抒情三种表达方式的运用,理解如何把这三种表达方式熔为一炉,由景入情,寓情于议。
2、学会抓“诗眼”,通过词中关键性的几个字,把握作者的思路。
3、品味凝练、极富表现力的语言,通过想象和联想感知形象,体味意境。
过程与方法:
1、学会抓“诗眼”,通过词中关键性的几个字,把握作者的思路。
2、能简要分析词的意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伟人的胸襟,树立一种远大的理想抱负。
二、课前预习
字词疏通:
1、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分外:fèn    妖娆:ráo    成吉思汗:hán    单于:chányú    数风流人物:shǔ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义
莽莽:无边无际的意思。
须:等到。
输:和词中的“逊”都是差、失的意思。
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引申为辞藻。后用来指政治、思想、文化等。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卜算子:词牌名。
咏梅:题目。
咏:用诗词等来叙述。 
犹:还,仍然。
俏:俊俏,美好的样子。 
烂漫:色彩鲜艳而美丽。这里是形容盛开的样子。 
寂寞:孤单冷清。
苦:竭力,尽力 
任凭:一任。
零落:凋谢。
学法指导:
1、在熟读和背诵的过程中,细致地感知词中的形象,深入感受词中的意境,深切地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细心地揣摩语言,咀嚼品味语言的表现力。
3、准确认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评价。
4、领会诗人作为革命家的英雄气概和壮志豪情。
问题精选:
1、《泌园春  雪》这首词的上阕写了什么内容?下阕写了什么内容?上下阕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词的上阕写景,描写雄伟壮丽而又妖娆美好的的北国雪景,下阕纵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也是一个铺垫。在描写中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下阕议论,即上阕之景而生情,由祖国山河的壮丽,想到无数英雄为之倾倒,并对历代英雄加以评说而寓情于议,议论中蕴含了一种面对历史英雄敢于后来居上的豪情壮志。
2、《泌园春  雪》这首词的上阕和下阕在结构上各是如何展开的,又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这首词的上阕以一个“望”字展开了一幅辽阔的北国风光图,既点明了诗人观察景物的位置,又映证了“千里”、“万里”的视野,再用“舞”、“驰”、“比高”这样几个动态的画面极为传神的把冰封雪盖的群山高原写活了。最后拟人化地用“红装素裹”的形象赞颂了祖国山河有壮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