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张。河南省信阳市优质课大赛课件。含3个音频素材和配套教案,约3350字。
《声声慢》教案
一学习目标:
1.解读词的意象,把握景与情的关系
2.在诵读中体味理解词人的情感
二学习难点:
在朗读中感受赏析愁情。
三教学方式:
诵读品悟探究学习
四、教学准备:
CAI课件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的长河中,悲苦愁怨可以说是文人墨客经常抒写的情怀,而其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恐怕当数宋代的女词人李清照了。有人说她是乱世中的美神,还有人说她是忧时伤世的沧海愁人。然而要解读李清照的一腔愁绪,却发现又是怎一个「愁」字了得?今天让我们再一次一起走进李清照,走进她的《声声慢》,用心去感受她的万古愁心。
好,我们先一起看看这节课的学习重点:
1.解读词的意象,把握景与情的关系
2.在诵读中体味把握词人的情感
简单介绍背景
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丈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李清照生活优裕,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靖康之变,北方沦陷,李清照夫妇辗转下江南。后赵明诚病死,她过着悲苦孤独的晚年生活。李清照的一生,经历了一个女子所能得到的最甜美的幸福,也承受了一个女子所无法承受的苦痛。人生之旅中最美最痛的两个端点构成了李清照词作的两种心绪。所以她的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渡前词作的内容以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为主,流露出的是一种闲愁,词的风格呈现出清丽婉转的特色;南渡后主要表现的是一种思夫、思乡、思国的情怀,流露出的是一种浓愁,因此词的风格呈现出凄婉哀怨的特色
《声声慢》作于李清照晚年时期,这时的李清照已经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的打击,独自一人生活在杭州。
具体研读:
下面请同学们齐读这首词。(初次诵读)
问:词眼是什么——“愁”
同学们觉得自己读出这种“愁”得韵味了吗?(没有)
老师范读
刚才我们大家一起初步感受到这首词“愁”的意味,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这首词(二次诵读)
思考:词人是如何来表现自己内心的愁绪的呢?
提示:抓住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来品读
抓住词中选择的意象来品读
大家找到的直接抒情的句子除了刚才含有词眼的最后一句,还有那一句?
明确:“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我们来一块看一看这首词开头的七组叠词,这么多内容相似的词叠加在一起,是一种语意重复的表现呢?哪位同学愿意为老师解决一下这个疑惑呢。联系咱们讲过的叠词的用法。
(请学生回答)
师明确:起句形象用了七组叠词,直接抒情,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重创巨痛后的愁苦的心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人的动作神态-----环境的悲凉--------内心世界感受
李清照在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金石丢失等一系列打击之后,内心极度哀愁,再加之晚年一人孤处、无儿无女、无依无靠,更是百无聊赖、失落迷茫。为了排遣这种哀愁,作者就开始了漫无目的的寻觅。她在寻觅些什么呢?是少女时代快乐的生活吗,还是当日夫妻二人甜蜜的爱情?……寻觅的结果不但没有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