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辩论式阅读教学初探

丽水中学 洪福利 323000

主要内容 辩论式阅读教学是新课程改革过程中阅读教学的全新的尝试。本文试从辩论式阅读教学是什么、怎样进行和进行后的意义三方面尝试研究。辩论式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从辩题的选择、可辩点的设计、辩论的准备、辩论的组织和辩论的总结五方面进行阐述。这种阅读教学方式使阅读教学主体从教师到学生,使阅读教学空间从封闭到开放,使阅读教学方式从单一到多元,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辩论式阅读教学 基本方法 可辩点 综合素质
辩论式阅读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辩论为中心,以教学为主旨,以反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为特征,渗透启发式、研究式、自主探究式学习的一种有效的阅读方式和课堂教学模式。[1] 辩论式阅读教学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著名教育家孔子和古希腊的柏拉图。它是由小组或全班同学在特定的时间内围绕特定的辩题进行辩驳盘问,在辩论中主动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在口语交际中树立自信,尊重他人,说话文明,仪态大方,善于倾听,敏捷应付”;“注意在生活和跨学科的学习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口头应用的能力”;“全面发挥语文课程的功能,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我们的教学应该着眼于未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期发展,也就是思维水平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而辩论式阅读教学正是这一教学理念的切实体现。
一、辩论式阅读教学的基本步骤
1.辩题的选择
辩题的选择一般要坚持这样几条原则:第一应是学生较关注的或感兴趣的问题。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源泉。如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弊大于利;男女之间有/无纯粹友谊;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主要靠他律/自律;学习要专/要博;笑比哭好/哭比笑好等等辩题,学生就较感兴趣,对其都有许多话要说。
第二辩题要有可辩性。辩论,辩论,如果辩题没有可辩性,问题一边倒,双方就只能是两条平行线,没有交锋,就辩不起来。第三辩题要切合教学内容。辩论是为教学服务的,不是纯粹的像国际大专辩论赛那样可以任选题目,一定要和所学内容挂钩。如在学《读<伊索寓言>》时,就可让学生对“小孩子该/不该读《伊索寓言》”进行辩论。
2.可辩点的设计
“可辩点”通常指辩论的关键点。教师们普遍认为准确地确定可辩点是辩论式阅读教学的难点,因为可辩点的确立直接关系到课堂辩论的质量和教学目标的实现。经过实践,笔者认为可辩点确立的依据的共性主要是:第一,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知识,学生的认知水平是主要依据之一,其难度略高于全班平均水平。第二,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因为重点难点解决了,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第三,易混易错处也是最好的可辩点。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会:有些知识尽管反复强调,但是学生在理解或运用时仍然免不了会出错,对于这些知识,如果组织辩论,则可减少或避免出错。
如“小孩子该/不该读《伊索寓言》”,这一辩题的可辩点就是该不该读。到底该不该呢?这就涉及到“小孩子”的内涵和外延分别是什么;你认为小孩子会喜欢读《伊》吗,为什么;钱锺书是怎么认为的;他写小孩子不该读《伊》的目的又是什么。而《伊索寓言》又是一部怎样的书;文中所选的寓言故事的本意和作者赋于它的新意分别是怎样的。
这些问题都涉及到这篇文章的重点和难点,也涉及到文章最易出错的地方。
3.辩论的准备
辩题和可辩点一经确定,就需要教师严密地去组织,学生认真地去准备。
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生对辩题的态度分为正反双方,让双方学生明确辩论规则及各位辩手不同的角色定位。一辩应在理论层次上全面而又深刻地立论;二辩应深入细致地具体阐述本方观点;三辩应采用新颖的形式幽默的语言生动地阐明本方观点;四辩应全面驳斥对方观点,系统重述本方观点。
其次,应帮助学生明确辩题的关键点,指导学生准备材料。学生学习任务比较重,时间也不够充裕,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收集很多资料确有难度,所以教师可先告诉学生有关材料的出处,最好把相关资料的条目索引印发给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