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记叙文“语言求美”结题报告
——老师作文教学的机要秘书
学生写记叙文的左膀右臂
江西省万载县黄茅初中 龙永忠
题记:老师有参谋,学生有抓手!
2个月就能写好记叙文!
一、背景与目标
作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老大难问题。 特别是初中记叙文训练,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更是缺少一种较为科学的作文教学形式作为教与学的凭借。而通常看到的作文书,无非是一些学生范文的叠加,再加上一些老师的评语;或者是一些文章的分类组装。至于一些纯作文技巧介绍的书,对于初中生而言,更是隔靴搔痒!
针对这一现实状况,在参考国内一些作文教学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进行了近六年时间的探索,两年时间的实验,摸索出初中生写好记叙文的“语言求美”新思路。重点探索一篇成功习作的产生过程!实验目标是达到记叙文作文教学“师有参谋,生有抓手”。
二、课题介绍
本课题与一般的作文书或作文教材相比较,她有以下价值值得推广:
1、分专题训练。这样有利于学生一次训练一个收获,每次作文训练都有一个着力点。按照一次专题训练3个课时,它总共只需花57个课时,加上最后总结或结集,也就60个课时左右。
2、范文扶上路。每次训练前,都提供了典范文章让学生有所借鉴。
3、教学有参谋。每次训练老师的“教”可以“拿来”,学生的“学”可以“自习”。在每单元的训练中,都有具体的要求,让师生均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4、写后有对照。在课题实验的过程中,每个专题都收有优秀的习作和不能完成预定目标的病文。老师对习作也没有作什么重大修改,尽最大努力保持习作的原汁原味。不管是范文,还是习作,或者是病文,老师都对它们进行了点评,而这些点评都不单是整体上的评价,而是紧紧扣住本专题的语言训练目标和训练要求,进行优劣评点。让老师指导时可以防患于未然,让学生自习可以少走弯路。
5、操作性强。无论教师水准的高低,拿到本课题的具体专题设计,都可以就自己的喜好或延用或拓展。
6、本体例的延展性。每个教师均可根据自己的水平或经验,对本体系作出丰富的延展。可以把“十九”变为“无数”,这正是本课题的重要价值。
三、兹以选材真实营造“语言的真实美”为例,作简要阐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