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43张。有教案及作业,约6030个字。

  致女儿的信教案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书信的写法;
  2、体会运用小故事阐释抽象道理的好处;
  3、进行爱情教育,帮助学生走好青春第一步。
  教学重点、难点:进行爱情教育,初步理解爱情的真谛。
  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习方法:合作探究。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多媒体播放“泰坦尼克号”主题曲):
  人类自有史以来,爱情一直被传唱不衰:地老天荒、海枯石烂,这是关于爱情的成语;牛郎织女、天仙配,这是关于爱情的传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是关于爱情的诗句;还有爱情的俗语: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同学们,人在花季,多彩的心事正困扰着你,那些令人魂牵梦萦的情思正等着你长大,你真正懂得爱情的真谛吗?到底什么是爱情?大家也许能从苏霍姆林斯基<<致女儿的信>>中得到启示。
  二、简介苏霍姆林斯基(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信息)。
  过渡:这样一个世界闻名的教育家,是用什么形式给女儿解释爱情的呢?好,是故事。这个故事具体体现在文中哪些段落?
  三、品读课文
  1、朗读:(故事中,上帝三次来到人间,先后从人的眼睛里读到了哪三种东西?上帝有哪些不同表现?)找三组同学分角色分别朗读“上帝三次来到人间”的段落,其他同学把有关答案做上记号。
  2、提问:①上帝从男女的目光中三次各看到了什么?他分别持何态度?
  ②为什么最后一次“上帝久久地伫立凝视着,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
  ③从第七段可以看出上帝创造了一切,那么上帝也创造了爱情吗?
  3、讨论:什么是爱情?
  首先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爱情的名言、诗句;然后多媒体显示老师搜集的名言、诗句;接着分发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的另外两封关于爱情的信;最后学生分组讨论发言交流。
  4、案例分析:这是真正的爱情吗?
  某中学一女生在宿舍告诉舍友,她特别喜欢一同班男同学,这次是真的喜欢,和前几次说的那几个截然不同。因为她总想看到他,她去校外学习就是想要见到他。后来她主动给他写纸条,他俩常常单独出现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为此,她成绩下降,上课神情恍惚,和同学相处情绪也很不稳定。老师家长也从不同的角度给她做工作,可她就是抹不去他的影子。再后来,家长让她转学了。他们再没联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