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27  文言断句
  1.通文意
  理解内容和断句是密切相关的。碰到断句篇章,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章,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2.抓标志
  明辨文言文的句读,有几个重要标志:
  (1)有此文言词常常居于句首,如:发语词,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表敬意的副词“窃”“请”“谨”“敢”等,这些词常用在一句话的开头,有领起全句的作用,前面可断句。
  (2)有些关联词常用在句首,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这些词的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3)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4)句末语气词,如“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这些词的后面可断句。
  (5)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这些词的前后都可断句。
  3.察对话、引用
  文言文中人物对话、文句引用,常用“曰”、“云”、“言”等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时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4.懂常识
  古代文化常识,诸如年龄、称谓、纪年纪日、官职等方面的知识,也有助于我们正确断句。古文化常识内容较多,涉及古人的衣、食、住、行、礼等各方面,高考一般考查课本里学过或涉及的文化常识,因此,我们在复习中要做有心人,将课本上出现的文化常识熟记于心,这样才能从容应试。
  5.知语法
  文言文语序,除特殊句式外,基本上和现代文语序相同,即主语在前,谓语、宾语在后,修饰语一般在中心词前。主语和宾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数是由动词充当。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