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科学评价 促进学生个体发展
金坛市登冠中学 215614
学生评价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评价的目的功能、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的方式、方法等各方面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着学生个体发展。为此,我校以课题研究为抓手,积极探索学生个体评价的方式和方法。
一、过多注重知识,传统的学生个体评价方法显得单一片面:
传统的课程教学中学生个体评价方案一般只是由学科成绩组成,即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终成绩相结合的模式。在这三个成绩中,平时成绩也往往只是指各种各样的检测成绩的平均值。这种评价的不足是显而易见的:(1)它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2)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3)它以传统的笔试为主,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质性的评价手段和方法。(4)被评价者处于消极地位,缺少了学生个体和同伴的共同参与。(5)评价的重心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总之这种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因此,教师必须转变传统学生个体评价观,在评价中应着力强调并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动态性和激励性,同时体现其简易、可操作性的特点。
二、转变评价观念,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探索新的理念:
实施新课程后,学校成立了新课程改革实践领导小组,校长亲自任组长,主要成员有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处成员及课题组人员等,形成了课改管理网络。在领导层面上,坚持抓每周一次的集中理论学习,学习教育部副部长王湛的报告《积极推进基教改革实验向纵深发展》,董奇的报告《关于中小学评价与考试改革的几个问题》,朱慕菊主编的《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等,通过学习广大教师进一步理解了教改的要求,充分认识到一切背离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的评价,都是不合理的。
新的评价体系不仅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还应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另一方面,使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总而言之,实施新课程中的学生个体评价应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教师应充分发挥评价在教学中的正面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学生真正改变学习方式,提高终身学习能力。
三、实践新的评价方法,立足于促进学生个体发展:
(一)拓宽评价内容,注重评价的全面性。
我校反思了原来评价方案中仅注重评价学生学业成绩单一片面的不足和缺陷,评价内容除了考查学生的知识外,还应包括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
1、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
依据《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义务教育阶段实施新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而这一点正是传统评价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让学生参与和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等,这样做有利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所以,教师对学生探究活动的评价也应关注学生探究的全过程。为此,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学校制订如下评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