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注重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归纳能力
(教学经验总结)
淮南九中 黄德永
俗话说:“听话听音,敲锣定音。”要想对复杂的事物理出明显的头绪来,必须要有一定的概括能力和归纳能力,学会从许多个事物中抽出“这一个”来,这就要求我们语文工作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懂得这一点:即引导和培养自己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和归纳能力。这样,无论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是在工作的过程中,面对复杂的局面,这些学生不至于手足无措,无所适从。他们就会懂得找主要矛盾,去解决主要矛盾。
对于刚刚踏入初中大门的新生来说,他们的阅历浅,知识面狭窄,所获得的知识大多从老师、家长的传授中得来的。那么,如何引导和培养这些幼稚、纯真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呢?从教十年来,我一直在教学的过程中反复摸索实验着,我认为,要想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和归纳能力,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求学生利用空闲时间多读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大部分学生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心,都想认识这个世界,但来自于亲身体验的知识,必然是浮浅的、零散的、很少的一部分,一个人所获得的知识大部分是通过间接的渠道而来的,看书,不失为了解世界、拓展视野,积累知识的最好方法之一。书读的多了,一个人的积累也就多了,个人的理解也就加深了,理解能力增强了,悟性必然也就提高了。因此,每上一课,我就有意识地向学生推荐一些相关的书籍。如上完《美猴王》,我就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西游记》,带着问题去读,象探讨《西游记》的主题,分析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人的人物形象,谈谈对这部神话小说的看法等等;又如在学习《空城计》后,我建议同学们课下读一读《三国演义》,考虑一下为什么有“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的民间说法,找一找《三国演义》里共使用了多少条计策,学生不仅去看《三国》,还主动找《水浒》来看。在语文活动课上,同学们都争先发言,有的看法虽很幼稚,甚至失于偏颇,但他们的活跃的思维、创新的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却在不断提高,同时,也使他们产生了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这样的活动虽然有益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在讨论、争辩中明辨了是非,分清了善恶,但往往会遭到部分家长的反对。因为一些家长仍停留在片面的认识上,孩子只要学好教材就行了,用不着去看一些闲书。为了纠正部分家长的错误认识,我就利用家长会、校访、家访、电话等各种形式与家长交流,让他们认识到如果只让孩子停留在书本的学习上,而不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