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2003—2004学年度上学期月考
高一语文试卷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
为150分钟。第Ⅰ卷选择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主
观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与答题纸。
第一卷(客观题,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倾圮(pǐ) 发酵(jiào) 遒劲(jìn) 青荇(xìng)
B.长篙(hāo) 罗绮(qǐ) 分外(fèn) 跫音(qióng)
C.慰藉(jiè) 踯躅(zhú) 拜谒(yè) 宁谧(mì)
D.旖旎(yǐ) 给予(jǐ) 熨帖(yùn) 剽悍(piā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佝偻 坐落 账簿 寥若辰星 B.愁怅 脉搏 叫嚣 轻歌曼舞
C.密秘 雾霭 魅惑 没精打采 D.宣泄 斑斓 窠臼 流言蜚语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他 成一个收酒瓶的小商贩,到处打听情况。
(2)床上被子, 地拖到潮湿的地上,两张椅子上乱堆着一些脏衣服和杂物。
(3)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 的作品来的。
A.化妆 杂乱 品位 B.化装 杂乱 品味
C.化装 凌乱 品位 D.化妆 凌乱 品味
4.下列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次我与志远同学在北京天安门萍水相逢,真是喜出望外。
B.曾几何时,同龄人的文章都仿佛是一个模子里铸出来似的,缺少新意。
C.到了延安宝塔山,就唱陕北信天游;到了吉林长白山,就唱东北二人转。俗话说得好,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嘛。
D.乔光朴放着轻车熟路不走,明知现在基层的经最难念,却就是执意下去。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据权威部门透露,一向以质优价廉著称的国产家电很可能因为原材料紧缺成本上升而涨价。
B.由一管理不善,某某自然博物馆屡遭失窃。
C.新闻媒体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做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D.这位建筑师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已被有关单位采用并受到国外的关注。
6.下列标点符号的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直到十几天以后,这才陆续的知道她家里还有一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他本来也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只这一点。
B.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
C.避讳之风可谓源远流长,“其俗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其历史垂二千年”(陈垣《史讳举例》)。
D.所谓市场道德,就是在市场交往关系中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的总和,包括两方面:即市场关系生产道德和市场主体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