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7题,约6730字。  高三年级限时训练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22分)
  哀穆先生文并序  (北宋  苏舜钦)
  呜呼!穆伯长以明道元年夏,客死于淮西道中,友人苏叔才子美作诗悼之,遣人驰吊之;痛夫道不光予,又次其一二行,以鉴于世,为文哀之。
  先生字伯长,名修。幼嗜书,不事章句,必求道之本原,皆记士徒无意处,熟评论之。性刚峭,喜于背俗,不肯下与庸人小合,愿交者多,固拒之。议事坚明,上下合古,皆可录。然好诋卿弼,斥言时病,谨细后生畏闻之。又独为古文,其语深峭宏大,羞为礼部格诗赋①。
  咸平中,举进士,得出身,调泰州司理参军。牧守称其才,贰郡者恶之。又尝以言忤贰郡者②,守病告,贰郡者私黠吏,使诬告先生赂。具狱,聚左证,后召先生,使众参考之,由是贬池州。中道窜,诣阙下,叩登闻鼓称冤,会贰郡者死,复受谴于朝。后累恩得为蔡州参军。
  先生自废来,读书益勤,为文章益根柢于道,然耻以文干有位,以故困甚。张文节守亳,亳之士豪者作佛庙,文节使以骑召先生作记。记成,竟不窜士名。士以白金五斤遗之,曰:“枉先生之文,愿以此为寿。”又使周旋者曰:“士所以遗者,乞载名于石,图不朽耳。”既而亟召士让之,投金庭下,遂俶装去郡。士谢之,终不受。常语人曰:“宁区区糊口为旅人,终不为匪人辱吾文也。”天圣末,丞相有欲置为学官者,耻诣谒之,竟不得。
  常客京师南河邸中,往往醉,暮归逿地,如不省持者。夜半邸人犹闻其诵吟喟叹声因隙窥之则张灯危坐苦矉③执卷以至曙用是贷其资母丧徒跣自负榇成葬日诵《孝经》《丧记》未尝观佛书饭浮屠氏也。识者怜哀之,或厚遗,则必为盗取去;不然且病,或妻子卒。后得柳子厚文,刻货之,值售者甚少,逾年积得百缗,一子辄死。将还淮西,道遇病,气结塞胸中不下,遂卒。
  嘻吁!天之厌文久矣,先生竟以黜废穷苦终其身,顾其道宜不容于今世。然由赋数踦只④,常罹兵贼、恶少辈辱困,其节行至死不变。有孤,懦且幼,遣文散坠不收,伯长之道竟已矣乎!初,先生死,梁坚自解以书走上党遗予,欲访其文,俾予集序之。去年赴举京师,历问人,终不复得一篇,惟有《任中正尚书家庙碑》、《静胜亭记》、《徐生墓志》、《蔡州塔记》,皆平昔所为,又不足成卷。余作文哀之,道不胜于命,命不会于时,吁嗟!先生竟胡为!
  【注】⑴礼部格诗赋:题目、用韵等都有一定格式要求的诗赋。是当时文人考取进士以致身通显的敲门砖。⑵贰郡者:指通判。宋代的通判并非州的一般副职,而是具有与知州联署公文和监视知州的实权。 ⑶苦矉:使劲睁大眼睛。⑷赋数踦只:旧指天命不好。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不肯下与庸人小合  下:屈就,放弃操守   B.贰郡者私黠吏    私:暗地里
  C.贰郡者恶之        恶:嫉恨              D.既而亟召士让之  让:责备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客死于淮西道中         性刚峭,喜于背俗,
  B.又尝以言忤贰郡者       先生竟以黜废穷苦终其身
  C.终不为匪人辱吾文也     或厚遗,则必为盗取去
  D.天之厌文久矣           伯长之道竟已矣乎     
  7.下列各句中,都能表现穆修性格刚直清峻的一组是(3分)(     )
  ①然好诋卿弼,斥言时病
  ②牧守称其才,贰郡者恶之
  ③士谢之,终不受
  ④丞相有欲置为学官者,耻诣谒之,竟不得
  ⑤先生竟以黜废穷苦终其身
  ⑥先生竟胡为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③④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穆修做泰州司理参军时,遭贰郡者的诬告而被贬,他中途逃跑,鸣鼓喊冤,这反映了他倔强的冒死不认输的斗争精神。
  B.亳州有豪士作佛庙,他派人去请穆修为之撰写记文,穆修鄙其为人,记文写成后,却不写上豪士的名字。
  C.穆修提倡古文,他刻印售卖古文运动倡导者柳宗元的文集,但卖出甚少,获利甚微,一个孩子因贫困而死去。
  D.穆修愤世嫉俗,既为人所敬仰,亦为人所畏惧。作者怀着沉痛的心情,通过几个典型事例生动刻画了这一极具个性、正直倔强的文人形象。
  9.翻译和断句。(10分)
  ⑴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
  夜半邸人犹闻其诵吟喟叹声因隙窥之则张灯危坐苦矉执卷以至曙用是贷其资母丧徒跣自负榇成葬日诵《孝经》《丧记》未尝观佛书饭浮屠氏也。
  ⑵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 皆记士徒无意处,熟评论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士所以遗者,乞载名于石,图不朽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B.私:暗中勾结。
  6.B.介词,因为。(A.介词,在;动词、形容词后缀,不译。C.介词,因为;介词,表被动 D.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
  7.C.②是写牧守、通判对穆修欣赏和嫉恨;⑤是作者感慨穆修坎坷的人生历程;⑥抒发了作者沉痛的哀情。
  8.B.“ 他派人去请穆修为之撰写记文”有错,原文写的是张文节派人请穆修作记。
  9.(10分)
  (1)(4分)
  夜半邸人犹闻其诵吟喟叹声因隙窥之则张灯危坐苦矉执卷以至曙用是贷其资母丧徒跣自负榇成葬日诵《孝经》《丧记》未尝观佛书饭浮屠氏也。(每三处1分。)
  (2)(6分)①把(其他)读书人不留心的地方都记录下来,反复、深透的分析研究。
  译出“意”为“留心”1分;“熟”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