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40个字。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天津三十五中康健
【说教材】——教材分析
1.课文简析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所选的课文,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和思考。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这篇报告文学写了罗布泊由昔日非常美丽的湖泊变成今日的荒漠,揭示了一个生态环境蒙受人为破坏的个案,表达了作者深切的痛惜之情,警示世人要树立环保意识,保护好人类家园。
2.探究问题
在内容上要求学生把握两点:一是在对比罗布泊过去和现在的过程中总结罗布泊消逝的原因;二是感受作者痛惜罗布泊消逝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在表现形式上要求把握两点:一是对比、拟人、排比三种表现手法;二是多种表现方式的运用。
【说目标】——目标确立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三个维度,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及文本特点,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2.识记并积累生字词
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课文小作文的练习,多角度地处理课文信息,深入研读课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关注生态问题。
【说重点难点】
根据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程度和思维能力的发展,结合本文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确定为:
重点:多角度地处理课文信息,深刻理解文章内容
难点:进行课文小作文创作
【说教法】——教法选择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力求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特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文本,把发现、体验、感悟、交流的权利还给学生。具体方法如下:
导入课文——情境法
初步感知——诵读法
概括事件——点拨法
分析形象——讨论法
拓展迁移——练习法
【说学法】——学法指导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以唤起他们的切身感受。因此,学生课堂上的学法重点就在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上。具体的学法如下:
情境体验法:激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
读书入境法:训练学生朗读感知的能力。
勾画圈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生的能力。
合作探究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发散联想法: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说教学创意】
尝试将本节课设计为读写演示课。即以课堂小作文的形式利用课文这个载体,从课文本身的内容出发,设计与课文联系紧密的写的内容,达到以写促读,以读带写,读写双赢的教学目的。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进行语文学习。
总体结构:无提问式教学模式
找看点(进入课文,分析课文)——拟题献题(分析课文、提炼课文)——课文小作文(提炼课文、组织语言)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的罗布泊,曾为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闻名于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